谈规范应用阿司匹林
[摘要] 根据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以及对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和药理、不良反应的了解,使阿司匹林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合理应用。
[关键词]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应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44-02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在临床上应用已百余年,至今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感染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也显示出卓越的作用。但由于人们对于阿司匹林作用疗效等方面的认知不足,使得它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严重后果。因此,对阿司匹林重新、全面地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1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1.1 抗感染及镇痛机制
炎症反应时,磷脂酶A2被激活,水解细胞膜磷脂生成花生四烯酸,后者经环氧化酶作用生成前列腺素,与其他细胞因子如IL-1、IL-8、TNF等协同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局部疼痛。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生成减少,缓解炎症早期的症状。
1.2 抗血栓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的积聚、纤维组织的增生和钙质沉着,斑块破裂后,暴露了内皮下胶原组织,在炎症细胞产生的趋化、黏附以及细胞因子作用下,血小板黏附在破裂处,黏附后血小板活化,释放血栓素A2(TXA2)、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等,使血小板聚集,并和凝血瀑布终产物纤维蛋白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2 字符。
[关键词]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应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44-02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在临床上应用已百余年,至今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感染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也显示出卓越的作用。但由于人们对于阿司匹林作用疗效等方面的认知不足,使得它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严重后果。因此,对阿司匹林重新、全面地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1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1.1 抗感染及镇痛机制
炎症反应时,磷脂酶A2被激活,水解细胞膜磷脂生成花生四烯酸,后者经环氧化酶作用生成前列腺素,与其他细胞因子如IL-1、IL-8、TNF等协同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局部疼痛。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生成减少,缓解炎症早期的症状。
1.2 抗血栓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的积聚、纤维组织的增生和钙质沉着,斑块破裂后,暴露了内皮下胶原组织,在炎症细胞产生的趋化、黏附以及细胞因子作用下,血小板黏附在破裂处,黏附后血小板活化,释放血栓素A2(TXA2)、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等,使血小板聚集,并和凝血瀑布终产物纤维蛋白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