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外治方法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观察(1)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外耳道涂药(咪康唑乳膏)、艾烟熏耳和涂药艾烟熏耳结合3种外治方法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88耳)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艾熏治疗组、结合治疗组、对照治疗(常规治疗)组三组:对照组以咪康唑乳膏外耳道外用,艾熏治疗组采用艾烟熏治外耳道法,结合外治组以咪康唑乳膏外用结合艾烟熏治外耳道,三组均无全身用药。结果: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1年统计其治疗效果,艾熏外治法、结合外治法、常规外治法三种外治法在治疗后1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熏外治法和结合外治法的治愈率较常规外治法高(P<0.05),艾熏外治法与结合外治法治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熏法治疗耳真菌病具有治疗简单、疗效巩固、治愈率高的优点,可替代常规外治法。其简、验、廉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应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艾烟具有抗菌(细菌、真菌)、杀螨、抗过敏等作用有关。
[关键词] 耳真菌病;艾烟;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 R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035-03
耳真菌病(otomycosis)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等炎热潮湿地区,以外耳道瘙痒感、耳闷胀不适或耳溢液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时易误诊为外耳道炎或化脓性中耳炎。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给条件致病真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该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3]。目前对该病的治疗相对比较单一,以抗真菌药局部应用为主,临床效果不尽满意。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艾烟熏外耳道、艾烟熏治与抗真菌药外用联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月~2008年3月门诊诊治的耳真菌病患者73 例(88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27例;年龄18~51岁,平均35岁;病程1~60个月;34例首次门诊确诊,28例首次误诊为“外耳道炎或中耳炎”,11例首次误诊为“外耳道湿疹”;32例患者有抗生素滴耳液用药史,19例患者有耳道进水或挖耳史,22例患者无明确诱因。临床以耳内奇痒感、耳流水溢液及闷胀或堵塞感为最常见症状(83%),可伴有耳痛、耳鸣和听力下降等(33%)。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见外耳道深部有点状、丝状、簇状或绒毛状附着物,呈灰褐色、黑色、浅黄色或灰白色,有的呈痂皮状,有的呈潮湿的灰白色糊状或膜片脱落上皮堆积,其间混有稀薄的分泌物。附着物易拭去或吸除,去除后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潮湿,鼓膜上皮层肿胀,部分脱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