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1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4例患者95%以上闭塞,2例患者90%~95%闭塞,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未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生活均正常。结论:电解脱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弹簧圈
[中图分类号] R74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b)-151-02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导致脑血管局限性瘤样突起的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及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脑梗死,死亡率高达25%~60%[1]。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2]。笔者2007年11月~2009年4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2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6~70岁,平均51.3岁。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3例。临床表现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6例,颅神经障碍4例,视力进行性恶化1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均经头颅CT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而确诊,其中5例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前交通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其中出血2次以上者6例。动脉瘤最小为2.0 mm×2.0 mm×1.0 mm,最大为10.0 mm×8.0 mm×8.0 mm,瘤体/瘤颈比为1.1~2.4。
1.3 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置入6F导管鞘,全身肝素化后行DSA,了解动脉瘤形状、大小、位置、与载瘤动脉关系以及脑底动脉环等情况。瘤体/瘤颈比值<1.5者直接进行介入治疗,瘤体/瘤颈比值>1.5者在支架或球囊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根据动脉瘤的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电解脱微弹簧圈(GDC、Matrix或EDC)。在示踪路径图下进行栓塞,经导引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同轴系统导管间用生理盐水持续滴注,经微导管送入弹簧圈,填满动脉瘤腔,弹簧圈在X线透视下在动脉瘤内盘旋至致密不透X线,经导引导管造影动脉瘤不再显影。拔出导引管,留置导管鞘,不中和肝素,6 h后拔除导管鞘,压迫止血30 min,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常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速避凝抗凝治疗1周,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6个月后复查DSA。
2 结果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4例患者95%以上闭塞,2例患者90%~95%闭塞,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未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生活均正常。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也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SAH也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致命危险。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以30~60岁多见。动脉瘤不定期的反复自发破裂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如何预防再出血是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的关键措施。根据常规脑动脉造影或DSA明确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部位、形态、大小,对估计预后、决定手术方案有重大价值[3]。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在DSA下经股动脉穿刺,将可脱性球囊或特制的电解脱微弹簧圈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使之引起栓塞,从而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4]。血管内栓塞能治疗大多数颅内动脉瘤,但其禁忌证如下:颅内血肿引起颅内高压者;载瘤动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者;动脉瘤颈有小动脉发生,栓塞可能导致该小动脉闭塞。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均无以上禁忌证。
目前主张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时机为尽早检查明确,有效处理动脉瘤[5]。研究表明,如患者的一般状况允许,出血后3 d内对动脉瘤进行干预治疗较为理想[6]。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动脉瘤的大小和体颈比,瘤体/瘤颈比值>1.5的动脉瘤往往可获得较完全栓塞。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4例患者95%以上闭塞,2例患者90%~95%闭塞。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当前国际上较先进且应用普遍的一种介入方法。尽管其具有许多优点,但血栓栓塞仍为最主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血栓栓塞发生的原因包括术中抗凝不充分、血液高凝状态、颈动脉斑块、载瘤动脉内血栓或斑块脱落、动脉瘤栓或斑块脱落以及介入器械诱发的血栓、气泡等。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预后良好,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李宝民.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
[2]李江涛,谢晓东,王朝华,等.颅内动脉瘤的介人治疗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7,9(22):999.
[3]吕明,吴中学.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9):963-966.
[4]马廉亭.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始床神经外科杂志,2001,12(6):65-66.
[5]肖福顺,吴中学.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再通的可能性[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27(4):203-205.
[6]余泽,马廉亭,杨铭,等.电解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并发症原因及防治[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1):6-8.
(收稿日期:2009-09-24) (李发中)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弹簧圈
[中图分类号] R74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b)-151-02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导致脑血管局限性瘤样突起的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及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脑梗死,死亡率高达25%~60%[1]。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2]。笔者2007年11月~2009年4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2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6~70岁,平均51.3岁。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3例。临床表现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6例,颅神经障碍4例,视力进行性恶化1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均经头颅CT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而确诊,其中5例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前交通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其中出血2次以上者6例。动脉瘤最小为2.0 mm×2.0 mm×1.0 mm,最大为10.0 mm×8.0 mm×8.0 mm,瘤体/瘤颈比为1.1~2.4。
1.3 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置入6F导管鞘,全身肝素化后行DSA,了解动脉瘤形状、大小、位置、与载瘤动脉关系以及脑底动脉环等情况。瘤体/瘤颈比值<1.5者直接进行介入治疗,瘤体/瘤颈比值>1.5者在支架或球囊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根据动脉瘤的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电解脱微弹簧圈(GDC、Matrix或EDC)。在示踪路径图下进行栓塞,经导引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同轴系统导管间用生理盐水持续滴注,经微导管送入弹簧圈,填满动脉瘤腔,弹簧圈在X线透视下在动脉瘤内盘旋至致密不透X线,经导引导管造影动脉瘤不再显影。拔出导引管,留置导管鞘,不中和肝素,6 h后拔除导管鞘,压迫止血30 min,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常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速避凝抗凝治疗1周,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6个月后复查DSA。
2 结果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4例患者95%以上闭塞,2例患者90%~95%闭塞,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未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生活均正常。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也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SAH也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致命危险。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以30~60岁多见。动脉瘤不定期的反复自发破裂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如何预防再出血是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的关键措施。根据常规脑动脉造影或DSA明确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部位、形态、大小,对估计预后、决定手术方案有重大价值[3]。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在DSA下经股动脉穿刺,将可脱性球囊或特制的电解脱微弹簧圈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使之引起栓塞,从而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4]。血管内栓塞能治疗大多数颅内动脉瘤,但其禁忌证如下:颅内血肿引起颅内高压者;载瘤动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者;动脉瘤颈有小动脉发生,栓塞可能导致该小动脉闭塞。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均无以上禁忌证。
目前主张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时机为尽早检查明确,有效处理动脉瘤[5]。研究表明,如患者的一般状况允许,出血后3 d内对动脉瘤进行干预治疗较为理想[6]。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动脉瘤的大小和体颈比,瘤体/瘤颈比值>1.5的动脉瘤往往可获得较完全栓塞。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4例患者95%以上闭塞,2例患者90%~95%闭塞。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当前国际上较先进且应用普遍的一种介入方法。尽管其具有许多优点,但血栓栓塞仍为最主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血栓栓塞发生的原因包括术中抗凝不充分、血液高凝状态、颈动脉斑块、载瘤动脉内血栓或斑块脱落、动脉瘤栓或斑块脱落以及介入器械诱发的血栓、气泡等。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预后良好,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李宝民.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
[2]李江涛,谢晓东,王朝华,等.颅内动脉瘤的介人治疗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7,9(22):999.
[3]吕明,吴中学.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9):963-966.
[4]马廉亭.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始床神经外科杂志,2001,12(6):65-66.
[5]肖福顺,吴中学.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再通的可能性[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27(4):203-205.
[6]余泽,马廉亭,杨铭,等.电解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并发症原因及防治[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1):6-8.
(收稿日期:2009-09-24) (李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