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6期
编号:13195148
护生心理与临床教学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第6期
     [摘要] 临床实习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带教老师对其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护士条例》的颁布,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同时固定带教老师,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医院与学校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学生;护理;心理;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c)-122-02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做好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1]。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的关键素质[2]。护理临床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护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现将临床教学与护生心理的关系探讨如下:

    1 护生心理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教学措施

    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

    1.1 初期阶段

    护生初进医院,对周围环境和工作有陌生感,对实际操作有新鲜感和神秘感。基于他们急于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心理,表现为准时或提前上班、晚下班,工作主动、积极、精神饱满;工作服穿戴整齐、干净,对每一件事都表现出兴趣,给予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所以工作热情踏实,但护生一旦穿上洁白的工作服,就成了双重角色,既是学生又是护士,他们害怕自己不熟练的操作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怕患者拒绝自己的护理,在行动上较为拘谨,不够灵活主动,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带教老师的言行给护生以深刻影响,因此,带教老师的素质、仪表、服务态度极为重要,带教老师在护生初进病房时,应热情、耐心地帮助护生,消除紧张陌生感,有目的地带领护生与患者接触,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导护生观察老师是怎样与患者沟通的。掌握沟通的技巧,帮助患者做实事,以微笑服务赢得患者的信赖。加速护生的角色转变,使其尽快适应环境,真正进入护士角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