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72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735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增强对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1.22%,胎膜早破、高血压疾病、创伤等因素是导致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胎盘早剥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准确及时的诊治对于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 胎盘早剥;妊娠末期;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045-02
胎盘早剥指妊娠20周或分娩期正常体位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其起病急、进展快,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1]。因此,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胎盘早剥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2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7月~2008年12月共收治住院分娩孕妇5 920例,其中,妊娠晚期胎盘早剥72例,占1.22%;孕妇年龄22~38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40例;孕龄≥37周者55例,28~36周者27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文献将胎盘早剥分为三度[2]。Ⅰ度:轻症,产后依照胎盘后血肿诊断,无腹痛或轻微性腹痛;Ⅱ度:胎盘剥离面1/3,持续性腹痛、 腰酸或腰背痛,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Ⅲ度:胎盘剥离面积超过整个胎盘的1/3,患者出现恶心、面色苍白、呕吐、脉搏细数、四肢湿冷和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发病原因
胎膜早破30例,血管病变24例,机械因素10例,原因不明8例。其中,产前未检查者20例,定期检查者30例,未定期检查者22例。
2.2 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
产前阴道流血伴腹痛者28例(38.8%),其中,腹部检查为板状腹18例(25.0%);无明显症状、产时人工破膜羊水为血性者8例(11.1%);自觉胎动减慢或消失6例(8.3%);以胎死宫内就诊、B超诊断为胎盘早剥者5例(6.9%);无任何症状、但在产后发现胎盘早剥者6例(8.3%)。
2.3 母婴危害
产后出血18例,占25.0%;死胎、死产10例,占13.9%;早产26例,占36.1%;新生儿窒息14例,占19.4%。
2.4 分娩方式与围生儿死亡情况
剖宫产分娩47例,占65.3%;自然分娩25例,占34.7%。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分娩方式与围生儿死亡情况[n(%)]
与阴道分娩比较, *P<0.05
3 讨论
胎盘早剥确切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很多学者的研究均表明胎膜早破可引起胎盘剥离,可能是由于破膜后伴发绒毛膜羊膜炎,引起蜕膜细胞间黏附性减弱,宫腔压力骤减而引起胎盘早剥[2]。本研究中,胎膜早破30例,占41.7%,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另外,高血压也可导致胎盘从子宫壁剥离[3-4]。因此,对妊高征患者应该加强监测,当出现与临产症状不相符的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应行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终止妊娠。另外,研究发现,创伤、吸烟、药物滥用等因素也可引起胎盘早剥。
B超对轻型或不典型胎盘早剥诊断率不高,胎盘早剥的最早 B超征象为底蜕膜区回声带消失,若超声声像图显示胎盘与子宫壁间有界限不清的液性暗区,并有胎盘增厚,提示胎盘后血肿形成,在暗区内见到不同程度的光点反射,反映积血机化;若血液渗入羊水中,可见羊水回声增强、增多。当胎盘边缘已与子宫壁分离, 血液外流时,不见胎盘后血肿图像,故B超检查阴性,不能排除胎盘早期剥离[5-6]。所以,临床医生不能以 B超检查结果排除胎盘早剥,应结合临床表现,积极体检,才能做到早期发现,防患于未然。总之,对附着于子宫后壁的胎盘早剥,要注意早期识别早剥的一些征象,并与常混淆的诊断如早产等鉴别,且动态观察、反复检查,并重视患者的主诉,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胎盘早剥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18例(25.0%),死胎死产10例(13.9%),早产26例(25.0%),新生儿窒息14例(19.4%)。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提示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危害孕产妇及胎儿的并发症,胎盘早剥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可并发大量出血、凝血功能障碍、DIC、急性肾衰竭等[6-7]。因此,一经诊断,除对于宫口已开大、症状轻、估计短时间内能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外,应尽快结束分娩,一般选用剖宫产结束分娩,因剖宫产是快速终止妊娠、抢救母婴生命的有效措施。本组资料中行剖宫产分娩者占65.3%,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剖宫产率,这对于挽救母婴生命可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139.
[2]王若指,李法生,刘长青.现代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6-12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3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