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1957439
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临床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杨亦丹,于 勤
第1页

    参见附件(148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6例病情稳定的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检测的电阻抗结果大于0 Ω,阿司匹林有反应即检测结果等于0 Ω。氯吡格雷抵抗即用10 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检测电阻抗结果大于10 Ω,氯吡格雷有反应即检测结果小于等于10 Ω。结果: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5.1%(6/116)。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除老年、女性患者外,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抵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c)-063-02

    阿司匹林由于其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现已成为各种脑血管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石。阿司匹林的优点在于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从而长期抑制血小板功能和血小板依赖血栓的形成。其缺点是在一定浓度,不加选择地抑制了环氧化酶的所有形式,使得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的前列腺素I2(PGI2) 的生成减少。由于阿司匹林在抑制形成的同时并不影响血小板的分泌和黏附,因此它既不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也不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裂。阿司匹林对于二磷酸腺苷(ADP)等其他刺激产生的血小板激活,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本实验旨在前瞻性地评价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识别和处理氯吡格雷抵抗提供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救中心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116例,其中男78例、女38例,年龄35~77岁、平均(62.3±11.2)岁。

    1.2 方法

    1.2.1 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11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5例为单用阿司匹林组,100 mg每日1次,连服14 d。61例为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服用如前,加用氯吡格雷每天75 mg,连服14 d。保证所有患者保持良好的依从性,最后1剂后2~3 h内抽其空腹静脉血2.7 ml,用凝血抗凝瓶留取,轻轻颠倒混匀,立即送检,按产品说明操作在3 h内完成。

    1.2.2 评价标准阿司匹林抵抗(AR)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检测的电阻抗结果大于0 Ω,阿司匹林有反应即检测结果等于0 Ω。氯吡格雷抵抗即用10 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检测电阻抗结果大于10 Ω,氯吡格雷有反应即检测结果小于等于10 Ω。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2.5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检测的116例中有6例AR,其余97例对阿司匹林敏感(AS),AR发生率为5.1%(6/116),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AA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x±s,Ω)

    与AS比较,t=2.31,*P<0.05

    3 讨论

    近年发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有非特异性治疗反应下降现象,尤其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抵抗的定义是最近提出的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抗血小板药物的抵抗可能广泛存在, 估计有5.2%~40.0%。AR表现为血小板的凝集功能在体内与体外均不能受到阿司匹林的抑制,在冠心病患者中占6%~24%。已有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资料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反应降低与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如HOPE研究(以尿TXB2 为指标)及PURSUIT研究(临床分析,无血小板功能指标)等。目前AR概念分2种, 一种是临床AR, 指在临床上按常规剂量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仍发生心血管事件, 也有人认为这是治疗失败而不是阿司匹林抵抗;另一种是生化AR, 指在实验室检查中阿司匹林不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包括不能抑制TXA2 的生物合成及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近来的研究发现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 AR的发生率较高,原因可能与基因多态性有关。AR被认为是CABG术后移植物早期闭塞的重要机制之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耐受性差异, 尽管如此也不能放弃抗血小板治疗。CARLETTI等认为服用更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改善AR现象。那些对常规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有抵抗的患者, 为了取得合适的抗血小板作用, 加大剂量或是加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都是可行的。对于怀疑有AR者,术后早期小剂量(75 mg/d)的氯吡格雷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很多基础及临床研究也证实了氯吡格雷抵抗的存在。氯吡格雷在患者群中的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但临床上仍不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事件发生,血小板聚集能力不能被有效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Cloidogrel resistance)。但是对于氯吡格雷抵抗国际上仍缺乏一致性的标准,在不同的研究中采用的标准都是经验性定义:用百分比计算血小板聚集率,使用5 μmol/L ADP作激动剂,测定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值。国外研究多以基线水平与用药后血小板聚集度的绝对差值≤10%视为存在药物抵抗。

    [参考文献]

    [1]Quick A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