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方法:26例使用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总结穿刺及护理经验。结果:置管期间发生药液外渗2例,皮下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安全、刺激性小,穿刺较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常规穿刺困难的患儿。
[关键词] 颈外静脉;静脉留置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c)-104-02
我科2006年6月~2009年3月以来,对26例使用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了颈外静脉留置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由于留置针外套管柔韧、刺激性小,延长了留置时间,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对象
本组患儿26例,年龄6个月~8岁;脱水15例,肺炎8例,高热惊瘚3例。留置针保留时间2~4 d。
1.2方法
1.2.1材料及准备患儿穿刺均由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材料使用BD公司第3代Y型留置针。向患者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1.2.2进针角度30 °~40 °进针,具有穿刺后回血时间快,一针成功率高,损伤程度轻的优点[1]。
1.2.3体位小儿颈短、皮下脂肪多、合作性差,行颈外静脉穿刺比成人困难。穿刺时,可让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45°为宜,颈肩部以软枕垫高,这个体位可使颈部皮肤固定颈外静脉,减少静脉滑动,并能使颈外静脉显露充分[2]。
, 百拇医药
1.2.4穿刺方法选择锁骨上缘中点处颈外静脉作为压迫点,由助手按压颈外静脉上1/2与下1/2交界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右手持留置针导管座和针翼部分,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食指固定并压迫穿刺点下方的颈外静脉使其充盈,拇指往上拉紧皮肤,操作者右手持与输液器连接的留置针,以30°~40°穿刺,并用手指按压颈外静脉近心端,充分显露颈静脉。操作时动作要轻快,避免套管针来回移动,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见回血立即松动针芯退出约0.2 cm,再顺血管把软管送入,直至套管完全置入,置管的深浅要适宜,过深会压迫、刺激针眼处皮肤,过浅易致套管脱出,针芯撤出前再次挤压输液管见回血良好,退出针芯[2],然后固定,固定后在留置针合适的位置写上穿刺的日期及当时的时间。
2结果
置管期间发生药液外渗2例,皮下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
, 百拇医药
3.1 穿刺失败
与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技术水平、操作环境不佳有关,护理人员在情绪波动、外界干扰、紧张等情况下可导致穿刺失败;操作环境光线不佳也可导致失败。因此,护士操作前应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置管前护士应将颈外静脉置管的目的、意义告诉患儿及家属,嘱患儿穿低领开衫,尽量减少颈部活动,翻身时勿压迫穿刺处,平卧位或向穿刺对侧卧位,保持穿刺点周围清洁。本组26例穿刺失败2例。
3.2 患儿及其家属对留置针怀有恐惧心理
在穿刺前先征求家属的意见,依据小儿及家属的理解程度解释穿刺的过程和目的及注意事项,必要时让家属选护士,对于紧张的家属给予理解和体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主动配合穿刺;护士应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及良好的心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操作流程,以确保留置成功。对于婴幼儿可通过轻柔的抚摸来安抚其情绪,对少儿多给一些鼓励性、表扬性的语言,减少患儿的恐惧感,争取最大程度的合作。经耐心的护患沟通,本组26例家属都能心情平和地配合穿刺。
, 百拇医药
3.3 加强穿刺技术
穿刺时力争一次成功,避免针管在血管内反复移动,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穿刺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护师职称及以上人员进行操作,选择颈外静脉上1/2与下1/2处为穿刺点,固定要妥当,输液时不防碍患儿转头。本组26例患儿都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进行操作,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对血管的损伤。
3.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避免化学性及机械性损伤。穿刺成功后,注意观察是否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堵塞,液体是否畅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避免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3]。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患儿躁动及不配合,输液时患儿须得将头偏向对侧,如若改变体位常可引起输液滴数不畅或不滴现象,严重影响治疗的有序进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留置针导管座下放置一小棉垫,使之与颈部成5°~10°,以改变留置针角度,从而使滴速通畅[4]。本组26例穿刺部位液体渗漏2例,皮下血肿1例。
, http://www.100md.com
3.5 加强对留置时间的观察
记录留置针上注明的穿刺日期及时间,因小儿躁动不合作及留置针周围皮肤清洁不方便,留置时间长出现留置针软管打折及红、肿等应及时拔管。临床置管时间一般3~4 d。对留置时间4 d后仍然通畅无红、肿的,为避免血管炎及感染的可能也应拔管重新穿刺[5]。本组26例患儿置管时间2~4 d,无一例血管炎及感染。
3.6留置针堵塞
与留置针导管打折、血液返流有关,加强巡视, 留置针导管堵塞时可适当变换体位,检查体位改变是否影响输液。本组26例无一例堵塞。
总之,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在对穿刺困难、循环差、危重患儿的抢救时,能及时保留住通道,保证用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危重患儿常因循环不良,影响静脉通道的建立,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输液与周围静脉留置管方法相同,操作简单,有利于为危重、循环差、穿刺困难的患儿赢得宝贵时间,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避免了重复穿刺,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及时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陈英,于晓锦,沈宏,等.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54.
[2]吴艳华.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5):155-156.
[3]梁如芳.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及护理体会[J].广西医学,2005,27(9):1475-1476.
[4]孙宛玲,孙会,李国正.颈外静脉留置针角度与输液滴速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45-46.
[5]林建英.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1):55-56.
(收稿日期:2010-03-03), 百拇医药(罗晓玲,郭华彬)
[关键词] 颈外静脉;静脉留置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c)-104-02
我科2006年6月~2009年3月以来,对26例使用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了颈外静脉留置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由于留置针外套管柔韧、刺激性小,延长了留置时间,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对象
本组患儿26例,年龄6个月~8岁;脱水15例,肺炎8例,高热惊瘚3例。留置针保留时间2~4 d。
1.2方法
1.2.1材料及准备患儿穿刺均由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材料使用BD公司第3代Y型留置针。向患者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1.2.2进针角度30 °~40 °进针,具有穿刺后回血时间快,一针成功率高,损伤程度轻的优点[1]。
1.2.3体位小儿颈短、皮下脂肪多、合作性差,行颈外静脉穿刺比成人困难。穿刺时,可让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45°为宜,颈肩部以软枕垫高,这个体位可使颈部皮肤固定颈外静脉,减少静脉滑动,并能使颈外静脉显露充分[2]。
, 百拇医药
1.2.4穿刺方法选择锁骨上缘中点处颈外静脉作为压迫点,由助手按压颈外静脉上1/2与下1/2交界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右手持留置针导管座和针翼部分,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食指固定并压迫穿刺点下方的颈外静脉使其充盈,拇指往上拉紧皮肤,操作者右手持与输液器连接的留置针,以30°~40°穿刺,并用手指按压颈外静脉近心端,充分显露颈静脉。操作时动作要轻快,避免套管针来回移动,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见回血立即松动针芯退出约0.2 cm,再顺血管把软管送入,直至套管完全置入,置管的深浅要适宜,过深会压迫、刺激针眼处皮肤,过浅易致套管脱出,针芯撤出前再次挤压输液管见回血良好,退出针芯[2],然后固定,固定后在留置针合适的位置写上穿刺的日期及当时的时间。
2结果
置管期间发生药液外渗2例,皮下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
, 百拇医药
3.1 穿刺失败
与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技术水平、操作环境不佳有关,护理人员在情绪波动、外界干扰、紧张等情况下可导致穿刺失败;操作环境光线不佳也可导致失败。因此,护士操作前应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置管前护士应将颈外静脉置管的目的、意义告诉患儿及家属,嘱患儿穿低领开衫,尽量减少颈部活动,翻身时勿压迫穿刺处,平卧位或向穿刺对侧卧位,保持穿刺点周围清洁。本组26例穿刺失败2例。
3.2 患儿及其家属对留置针怀有恐惧心理
在穿刺前先征求家属的意见,依据小儿及家属的理解程度解释穿刺的过程和目的及注意事项,必要时让家属选护士,对于紧张的家属给予理解和体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主动配合穿刺;护士应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及良好的心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操作流程,以确保留置成功。对于婴幼儿可通过轻柔的抚摸来安抚其情绪,对少儿多给一些鼓励性、表扬性的语言,减少患儿的恐惧感,争取最大程度的合作。经耐心的护患沟通,本组26例家属都能心情平和地配合穿刺。
, 百拇医药
3.3 加强穿刺技术
穿刺时力争一次成功,避免针管在血管内反复移动,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穿刺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护师职称及以上人员进行操作,选择颈外静脉上1/2与下1/2处为穿刺点,固定要妥当,输液时不防碍患儿转头。本组26例患儿都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进行操作,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对血管的损伤。
3.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避免化学性及机械性损伤。穿刺成功后,注意观察是否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堵塞,液体是否畅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避免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3]。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患儿躁动及不配合,输液时患儿须得将头偏向对侧,如若改变体位常可引起输液滴数不畅或不滴现象,严重影响治疗的有序进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留置针导管座下放置一小棉垫,使之与颈部成5°~10°,以改变留置针角度,从而使滴速通畅[4]。本组26例穿刺部位液体渗漏2例,皮下血肿1例。
, http://www.100md.com
3.5 加强对留置时间的观察
记录留置针上注明的穿刺日期及时间,因小儿躁动不合作及留置针周围皮肤清洁不方便,留置时间长出现留置针软管打折及红、肿等应及时拔管。临床置管时间一般3~4 d。对留置时间4 d后仍然通畅无红、肿的,为避免血管炎及感染的可能也应拔管重新穿刺[5]。本组26例患儿置管时间2~4 d,无一例血管炎及感染。
3.6留置针堵塞
与留置针导管打折、血液返流有关,加强巡视, 留置针导管堵塞时可适当变换体位,检查体位改变是否影响输液。本组26例无一例堵塞。
总之,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在对穿刺困难、循环差、危重患儿的抢救时,能及时保留住通道,保证用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危重患儿常因循环不良,影响静脉通道的建立,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输液与周围静脉留置管方法相同,操作简单,有利于为危重、循环差、穿刺困难的患儿赢得宝贵时间,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避免了重复穿刺,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及时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陈英,于晓锦,沈宏,等.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54.
[2]吴艳华.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5):155-156.
[3]梁如芳.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及护理体会[J].广西医学,2005,27(9):1475-1476.
[4]孙宛玲,孙会,李国正.颈外静脉留置针角度与输液滴速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45-46.
[5]林建英.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1):55-56.
(收稿日期:2010-03-03), 百拇医药(罗晓玲,郭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