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1956643
急性外伤性患者的吸毒行为及心理因素对临床护理影响的调查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何丽贞,李杏媚,刘小玉,邹志洁,黎惠新
第1页

    参见附件(2369KB,3页)。

     [摘要] 目的:对临床上收治的不同原因造成的急性外伤性患者进行有关吸毒行为、心理因素及康复效果进行调查及对比,探讨有吸毒行为的急性外伤性患者其吸毒行为及心理因素对临床护理的影响。方法:对500例急性外伤性患者进行有关吸毒行为、心理状况及康复效果的调查及对比。结果:有吸毒行为的患者有46例(9.2%),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89.1%)且文化程度较低,治疗期间出现戒断症状的30例(65.2%),这46例患者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康复效果明显差于非吸毒的急性外伤性患者。结论:有吸毒行为的急性外伤性患者其吸毒行为及心理因素使临床护理问题增多、难度增大、护理风险增加,不利于该类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应针对该类患者的吸毒行为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效果,促进该类患者的身心康复。

    [关键词] 急性外伤性;吸毒行为;心理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a)-184-03

    吸毒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吸毒者由于情绪、人格的改变,导致车祸、打架、刀砍、跳楼等意外在临床上日益增多,造成急性外伤性病患者中有吸毒行为人员比例有明显增高趋势的现象。因此,我们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对临床上不同原因造成的急性外伤性患者进行有关吸毒行为的调查,了解该群体患者中有吸毒行为者其吸毒的行为习惯及急性创伤后的心理状况,评估其吸毒行为及心理因素对临床护理和康复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及治疗用药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以促进该群体患者的身心康复,并为完善我国创伤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理论提供临床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7年6月~2009年4月在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沙湾人民医院及大岗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不同原因造成的急性外伤性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共500例。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1.2.1.1调查的原则遵循保密、自愿的原则,由调查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详细询问结合表格记录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承诺对调查资料保密。调查人员均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有关毒品知识及与吸毒患者沟通的技巧。

    1.2.1.2调查内容及方法①急性外伤性患者一般情况及吸毒行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急性创伤后的心理状况、是否有吸毒行为;有吸毒行为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所吸食毒品的种类、吸毒方式、吸毒史、第1次吸毒主要原因等。对创伤较轻、意识清楚的急性外伤性患者,在经过相关的急救措施处理后即可进行相关的调查。对于特别危重的或合并有颅脑部外伤而伴有昏迷、意识不清等症状的患者,等患者度过了危险期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时对患者或患者亲属进行调查。患者创伤后的心理状况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使受试者在同一指导语下进行测试。②有吸毒行为的急性外伤性患者的戒断症状调查。住院患者在伤口愈合出院时、门诊治疗的患者在伤口愈合拆线时由调查人员发放调查表对其治疗期间有否出现戒断症状进行调查。③急性外伤性患者康复效果调查。住院患者在伤口愈合出院时、门诊治疗的患者在伤口愈合拆线时由调查人员发放调查表对其伤口感染情况及伤口愈合时间进行调查。

    1.2.2 对比方法

    将调查中显示有吸毒行为的所有患者作为吸毒组,与调查显示没有吸毒行为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的相同人数的患者作为非吸毒组,对两组的SCL-90各因子分、伤口感染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

    1.2.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所得数据,对有吸毒行为的急性外伤性患者的吸毒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吸毒组与非吸毒组的SCL-90各因子分、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这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伤口感染发生率比较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急性外伤性患者的吸毒行为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500例急性外伤性患者中有吸毒行为的患者有46人,所占比例为9.2%。

    2.2 有吸毒行为的46例急性外伤性患者的调查结果

    2.2.1 年龄

    吸毒年龄15~45岁,平均(22.0±3.8)岁,其中15~25岁的青少年41人(89.1%)。

    2.2.2文化程度

    初中文化33人(71.7%),小学文化8 人(17.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10.9%)。

    2.2.3 吸毒史

    最短1.5个月,最长6年,平均(10.0±2.3)个月。

    2.2.4 吸食毒品的种类

    海洛因占55.1%,新型毒品(摇头丸、冰毒等)占16.8%,吸食毒品为2种以上的占24.6%,其他毒品占3.5%。

    2.2.5 吸毒方式

    以唆吸/鼻吸为主占50.1%,口服为主的占24.3%,静脉注射为主的占22.1%,其他方式占3.5%。

    2.2.6 第1次吸毒主要原因

    好奇20例(43.5%),心情不好9例(19.6%),被他人引诱8例(17.4%),寻求快感7例(15.2%),其他2例(4.3%)等。

    2.2.7 戒断症状

    有吸毒行为的46例急性外伤性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戒断症状的30例,占65.2%。

    2.3 吸毒组与非吸毒组的比较结果

    2.3.1 吸毒组与非吸毒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

    由表1可见,除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吸毒组与非吸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这7个因子分吸毒组患者均>2分且均明显高于非吸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吸毒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吸毒组且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2.3.2 吸毒组与非吸毒组的康复效果比较

    由表2可见,吸毒组的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吸毒组,吸毒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非吸毒组,这说明吸毒组的康复效果比非吸毒组差。

    表2 吸毒组与非吸毒组的康复效果比较

    3讨论

    有吸毒行为的急性外伤性患者其吸毒行为及心理因素对临床护理的影响:

    3.1 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难度大

    从调查结果我们分析,吸毒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吸毒组大部分为青少年,发育上正处于生理的断乳期,好奇心强,易受引诱,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②吸毒者多有反社会行为,其行为为社会、亲友、家庭所不容,导致吸毒患者缺乏人际心理支持,外伤后所受到的社会及家庭的关心和照顾大大少于非吸毒的外伤患者,因此其敌对因子及人际关系因子明显高于非吸毒的外伤患者。③由于吸毒行为所造成的生理及心理毒瘾的影响,使吸毒外伤患者内心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抑郁及焦虑情绪。④吸毒外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和人际交往能力低下还会影响到患者面对医护人员时会出现自卑、羞愧感等的心理,表现沉默寡言、表情淡漠、不愿与医护人员沟通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