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1956708
昂丹司琼与长托宁及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对比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贺卫国
第1页

    参见附件(1534KB,2页)。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长托宁、地塞米松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第1组对照组,术时给予生理盐水5 ml。第2组昂丹司琼组,术时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第3组长托宁组,术时静脉注射长托宁1 mg。第4组地塞米松组,术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观察术后24 h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第1、2、3、4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3.3%、30.0%、40.0%、40.0%。其他3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2组、3组、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毕时静脉注射昂丹司琼与长托宁及地塞米松均能有效防止、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昂丹司琼;长托宁;地塞米松

    [中图分类号] R9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086-02

    恶心呕吐是全麻常见的并发症,腹腔镜术能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1],并且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等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但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存在争议[1,3]。本研究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进行了观察,旨在了解昂丹司琼等对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4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23~61岁,ASAⅠ~Ⅱ级,无全身麻醉史,术前48 h未服用与恶心呕吐有关的药物。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

    1.2 麻醉方法

    四组患者均无术前用药,入室后心电图、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PET CO2,开放上肢静脉;诱导时均采用力月西(江苏恩华药业有限公司)0.04 mg/kg、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4 μg /kg、异丙酚(AstraZeneca公司,意大利)2.0 mg/kg、仙林(江苏仙林药业有限公司)0.1 mg/kg,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生理盐水组:术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4 ml;昂丹司琼组:插管前静脉给予昂丹司琼8 mg;长托宁组:插管前给予长托宁1 mg;地塞米松组:插管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各组患者插管后双侧颈浅丛给予1.0%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各5 ml,术中持续吸入1.0%~2.5%异氟醚(美国雅培有限公司),术中可追加阿曲库铵肌松,术毕停药。术中机械通气维持PET CO2在28~36 mm Hg(1 mm Hg=0.133 kPa)、SpO2在96%以上。术毕,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R>10次/min、PET CO2<36 mm Hg),清醒后拔管。

    1.3 观察指标及监测方法

    分别记录四组患者基础值、诱导、术中维持、拔管时段的MAP、HR变化;记录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术后口渴、头痛、头昏、腹部不适等并发症。恶心呕吐程度评价标准:24 h无恶心呕吐;24 h有恶心无呕吐;24 h呕吐1~2次为轻度;24 h呕吐3~5次为中度;24 h呕吐5次以上为重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Dunnet-t检验,组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的基本情况

    四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的基础情况

    2.2 手术期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各组MAP及HR值在诱导期与基础、维持期、拔管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昂丹司琼组、长托宁组在拔管期MAP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患者恶心呕吐情况

    生理盐水对照组发生中度及重度呕吐者最多,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和手术时间等[3],对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报道也不一致。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除了全麻诱导、芬太尼、吸入麻醉剂及苏醒期吸痰拔管引起恶心呕吐之外,与CO2气胶、术后切口痛尤其是内脏痛有关[4]。所以术后恶心呕吐是由多种因素刺激通过外周神经反射和中枢作用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其中5-羟色胺3(5-HT3)的释放起了重要作用。昂丹司琼是一种新型的5-HT3受体拮抗剂,能快速与5-HT3亲和,而且选择性强度是昂丹司琼的5倍以上,止吐作用是昂丹司琼的11倍;其半衰期为9 h,有效防止恶心、呕吐可维持24 h,对延迟性呕吐更具优越性,为强效、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推荐用于化疗、放疗及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与治疗[2],它既可阻断外周迷走神经传入末梢的5-HT3受体,同时也阻断中枢5-HT3受体,从而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4]。

    地塞米松在药物治疗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抗呕吐药,单用或结合其他止吐药可明显减少在癌症化疗中出现的恶心呕吐[3],但其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报道较少。地塞米松抗呕吐作用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和地塞米松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的代谢有关[4-5]。

    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长效抗胆碱药,体内半衰期长达10.34 h,可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而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由于其空间位阻很小,与M受体亲和力最大,因而药效强而持久,从而能更长时间地控制术后分泌物的增多[6-7]。

    本研究中昂丹司琼、长托宁、地塞米松给药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是肯定的,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So JB, Cheong KF, Sng C, et al. Ondansetr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