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1956188
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5日 吴 戈,万功山
第1页

    参见附件(1241KB,2页)。

     [摘要] 目的:评价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4例,其中,治疗组66例采用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6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5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药物治疗;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b)-162-0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笔者采用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4例全部为2007年5月~2008年5月门诊患者,均符合VBI诊断标准[1],经颅多普勤检查(TCD)确诊。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组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27~60岁,平均52.3岁;病程1~24年,平均7.8年;其中合并高血压20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24例,颈椎病15例,脑血管硬化12例,糖尿病7例,无特殊合并症8例。复方丹参对照组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29~68岁,平均53.6岁;病程1~22年,平均7.2年;合并高血压15例,冠心病7例,高血脂症19例,颈椎病13例,脑动脉硬化22例,糖尿病10例,无特殊合并症9例。病情程度:每月平均发作1~2次,发作时间30 min~1 h,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者为轻度,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每月平均发作3~5次,发作时1~2 h,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者为中度,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每月平均发作>5次,发作时间>2 h,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发作时需卧床休息者为重度,治疗组22例、对照组17例。两组病倒均经头部CT或MRI及其他检查排除其他类型脑血管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起病形式、发病过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每日3次,每次0.2 g,疗程21 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等药组成),每日3次,每次3片,疗程21 d。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都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主要成分为丹红,21 d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3~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其他治疗如平稳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吸氧、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对症处置两组相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头昏头痛及其伴随症状和体征消失,1个月内不发病。显效:头昏头痛明显减轻、发作时间明显减少、伴随症状和体征消失,1个月内发病次数比原来下降50%以上。好转:头昏头痛减轻,发作时间减少,伴随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1个月内发病次数比原来下降20%~50%。无效:头昏头痛和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综合改善不足2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为59.08%,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显效率为41.37%,总有效率为68.97%。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未见急性过敏反应,其他各项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及血糖和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无异常变化,治疗前后亦无岀血、呕吐 、腹泻、发热等症状。

    3 讨论

    VBI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复杂,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颈椎病等易患因素,因此常伴有动脉硬化,加之椎-基底动脉走行细长、血流缓慢,极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由于椎-基底动脉硬化管腔狭窄或斑块脱落,形成微小血栓,引发该动脉痉挛,同时颈外段椎动脉受到骨性结构和周围韧带等的压迫,刺激动脉壁的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还有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劳累、失眠、体位改变、气候变化等,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以上一个或多个原因引起椎-基动脉血流阻力增加,血管灌注不足,局部脑组织灌流减少[2],而产生神经系统功能缺失。以往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是采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小板聚集、补充血容量等方法改善脑部缺血区域的灌注,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来减少神经功能缺失。dl-3-正丁基苯酞(butylhthalide或dinbente)是人工合成制得的消旋体,临床应用证明,dl-3-正丁基苯酞能全方位、多角度阻断脑部缺血区域的病理基础,改善微循环;缩小灶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缺失[3-4],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脑缺血后能量代谢。其主要治疗脑缺血的作用可能是:降低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减少花生四烯酸含量,控制谷氨酸释放,抑制自由基生成,提高脑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水平,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改善脑缺血区供血,增加缺血局部毛细血管数量,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损伤的脑细胞,因此逆转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5-6]。本研究中,以dl-3-丁基苯酞治疗的VBI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是治疗VBI的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的药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游国雄,雄志耀,杜贵今,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