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1页 |
参见附件(1473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科学的、合理的、易于操作的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评议、教学方法改革等,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集体论证确定各评价指标及权重,初步构建病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果:病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后,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评,评价者、被评价者和学生对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满意。结论:评价指标满足了病理学教学质量评价的需求,管理者、专家、教师及学生对评价指标及权重值设定认可度、协调度一致,信度较高,可用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质量的评价。
[关键词]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c)-116-02
病理学是医学的桥梁课,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临床课的教学,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和工作及社会影响。随着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要性的不断体现,作为护理专业课程基础的病理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病理学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构建合理的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非常亟需。因此,本教研室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旨在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一套体现现代化教学理念,符合护理教学改革方向,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病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护理专业病理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校护理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口腔工艺技术、医学检验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病理学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评价标准,实验考核标准、实验授课计划。以“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关键词的文献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资料4篇。
1.2 理论分析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资料的认真查阅、讨论,一致认为,病理学教学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有很大差别,教师方面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理论课时、实验课时、考核办法、考试或考查形式、教学方法、教书育人、课堂设计、重点和难点、教案设计、板书设计、理论联系临床的内容、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学生方面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及对学生教学的要求,课堂整体氛围、班级管理、班级整体素质等。护理专业作为中等卫生学校的主打专业,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承上启下,事关全局,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构建合理的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急需。长期以来也确实缺乏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是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为框架,注重评价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同时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既要注重共性也要注重个性,注重创新性、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片面性、表面性及忽略个性。
1.3 初步构建体系论证
聘请我校教育研究室督导6位,基础专业课教研室主任7位,病理学教师代表5位。论证内容包括:初步构建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一、二级指标内涵的确定;权重值的的确定。
1.4 实践过程
1.4.1 将构建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用于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四年制)14个班和2008级高级护理(3+2,五年制)2个班的教学过程,随机选取98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者为教育研究室督导6名及教研室主任2名,被评价教师16名,学时数为360学时。评价各分项目总次数为232次。
1.4.2 课题组向评价者及被评价者、学生发放初步构建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满意度调查问卷122份,全部为有效收回,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评价指标对病理学教师的教学起了导向作用,使病理学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授课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提高。评价者评价全面、客观、易于操作,使教学管理规范有序;学生评价能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评价者、被评价者及学生对该评价体系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对该评价体系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中等卫生学校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从2004年开始探索以来,通过对各年度各学期教学质量的评价,对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各学期学生结业考试成绩的提高,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提高上以及临床课教师的反映上。
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性评价,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发展性和引导性,设定的评价指标需要用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评价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来验证[1]。如果注重描述性、表面性、易于量化的单因素评价指标,缺乏潜在因素的弹性指标[2],会给评价带来负面影响。
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要关注教师在实际病理学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达成度。评价的角度立足于学生课堂听课效果、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等,即评价指标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的设置应根据师资队伍现状、期望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及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应重视评价后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教学探讨,以利于消除评价者的困惑感和教师的从属感[3]。
在这个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应注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中的客观性和真实性[4]。因为教学质量对护理专业的感性认识、专业学习目标的明确、护士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生涯设计产生直接或深远的影响[5]。目标的设定需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评价结果的可操作性来验证[6]。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整个体系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是全面有序的。
[参考文献]
[1]钱存阳.对改进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2):25-26.
[2]刘丽梅.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5(2):134-13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