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量血液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1页 |
参见附件(1377KB,2页)。
[摘要] 目的: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及避免对献血者产生负面影响。方法:对126 096名献血者中产生的258袋不足量血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献血车上团体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明显多于采血屋自愿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P<0.05)。主要原因是献血不良反应和穿刺失败。结论:应优化献血车献血环境,团体献血时,做好心理护理,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采血护士的心理素质和采血技术。
[关键词] 不足量;血液;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154-02
根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1],采集的血容量在标准量±10%以内为正常血量,低于标准量10%为不足量血液。不足量血液因为与采血袋内定量的抗凝剂比例失衡,易造成红细胞及各种血液成分发生生理变化,临床输注极易发生输血反应,所以我站均作报废处理。为减少不足量血液产生,避免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和对献血者产生不良效应,笔者对我站2005~2009年126 096名献血者中产生的258袋不足量血液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2009年我站共采集不足量血液258袋,其中献血屋自愿无偿献血(以下简称献血屋组)82袋,献血车上团体无偿献血(以下简称献血车组)176袋。献血者均按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2]严格筛选健康献血者。血袋供应商是具有合法资质的费森尤斯卡比(广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采血护士均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1.2 方法
不足量血液判断标准按《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1]。根据本科室的《特殊采血记录表》及电脑系统资料,分别按献血不良反应、穿刺失败、静脉条件差三种原因归类,并进行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献血人数逐年增多,不足量血液发生率在0.16%~0.25%之间;献血车组不足量血液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屋组(P<0.05);两组的原因构成比有差异:献血屋组的主要原因是穿刺失败,献血不良反应及静脉条件差所占比例相当;献血车组的主要原因是献血不良反应,其次是穿刺失败,静脉条件差所占比例较少。见表1、表2。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2005年和2008年的血液不足量率均为0.25%,原因:2005年积极开拓本市民企技工学校血源,学生献血人数比例增加,献血不良反应人数增多所致;2008为开展各县市采血屋工作,新进的采血护士多,采血经验不足所致。
采血屋组不足量血液的主要原因是穿刺失败,原因与采血护士资历有关:5个采血屋护士,采血工作年限>2年的只有1人,其余4个均是2008年新进的年轻护士。采血屋工作现场只有1个采血护士,加之采血经验不足,遇到血流不畅或血管不明显时,得不到同事的援助,极易引起心理紧张,处理方法不够熟练,增加献血者紧张心理,血管进一步收缩,造成血液断流,最后导致不足量血液。该组献血不良反应与静脉条件差两个因素所占比例相当,是因为遇到血管不明显者,采血护士均记录为血管条件差,所以造成该组静脉条件差所占比例明显多于献血车组。
采血车组的献血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献血屋组(P<0.01)。其次穿刺失败也占了该组的40.34%,静脉条件差只占7.39%。这些与团体采血的性质有关。献血车一般是外出团体采血时使用,团体采血时,献血者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献血,尤其是学校,这个特点更加明显。由于献血车空间狭窄,通风差,空气混浊;献血人数多,采血护士相对不足,献血者等候时间较长,空腹献血造成献血不良反应增加;团体献血人群中,学生占有一定比例,而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心理素质较差,当看到粗大的采血针头或有其他献血不良反应者时,精神极度紧张,产生恐惧心理,易导致血管收缩,引起连锁性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3];团体献血时,采血护士是集体行动,工作年限一般>2年,但由于等候的献血者多,工作时间长,护士在选择血管时耐性不足,遇到一侧手臂血管条件不理想时,往往没有进一步比较另一侧手臂的血管就急于采血,造成血流缓慢,针头堵塞;由于是集体行动,遇到血管不够理想者时,最后均是当班采血技术较好的护士采集,所以献血车组血管条件差的比例只占7.39%。
3.2 干预措施
优化献血车献血环境。献血车上应配备电视、CD机、几本时尚杂志等,温柔、典雅的音乐,热点的新闻,让献血者彼此之间容易有共同的话题,既转移了献血者的注意力,又减少了献血不良反应;确保献血车上的空调机制冷制热功能运行正常,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混浊;车上应有加热饮料的设备,如微波炉,在寒冷天气能让献血者在献血前喝上一杯热饮料,不仅能防止血管收缩,还可以转移献血者的紧张情绪;每辆献血车应配备一名资深的服务员,能合理安排车上等候的献血者,及时疏通人流,避免献血车上环境拥挤,采血后的献血者也能得到及时护理。
团体献血前应做好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以避免空腹献血,同时也减轻献血时的紧张心理;学生团体献血前,最好有专业人员进行献血前的心理护理,因为心理护理可以使献血者的注意力转移、情绪稳定、心理紧张度下降[4],从而大大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献血时,安排专职的巡回医生或护士,能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以避免连锁性献血反应。
团体献血人数较多时,应分批分次进行,既减轻工作人员压力,避免疲劳战,又保证了献血服务质量。
培养采血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自信心,从表2可以看到,真正是静脉条件差者只有0.2‰的几率,因此选择合适的血管是保证穿刺成功、采血顺利的关键,选择血管时,应尽量避免环境干扰,并有足够的耐性,遇到血管不明显者更应如此;遇到血流不畅时除了沉着冷静,更须及时处理,以防血液断流,如:调整针头方向或者止血带的压力、及时递上一杯热开水,同时对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往往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较紧张者,应平卧位献血。年轻护士应及时提高自己的采血技术,抓住机遇,多看资深护士的进针角度,处理血流不畅的方法;多摸深浅不一的血管,感受血管弹性;多问选择血管的方法,不断积累经验,练就过硬的技能,形成技能和心态的良好循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