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29期
编号:11981218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高渗脱水4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观察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高渗脱水的临床表现及化验指标变化,分析可能的致病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40例合并高渗脱水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高渗状态纠正,病情好转。10例因原发病重或合并应激性溃疡、心衰,无法鼻饲及静脉补液,未来得及纠正高渗状态,死亡。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不能进食者,应尽早鼻饲,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能量供给,并避免长期大量应用脱水剂。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高渗脱水;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142-01

    我院2009年1~12月收治40例重症脑血管病合并高渗脱水患者,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40例合并高渗脱水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0~82岁,平均70.1岁。其中,脑出血25例,脑梗死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均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均在30~40分之间(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标准执行),其中,昏迷20例,嗜睡10例,昏睡5例,意识清楚5例。脑出血及SAH患者家属均放弃手术治疗。4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均应用过20%甘露醇及(或)甘油果糖、呋塞米降颅压,减轻脑水肿,疗程在10 d内。

    1.2 临床表现

    患者除原发病症状外,均有脱水表现,舌及皮肤干燥、高热、尿量减少、意识障碍加重等。

    1.3 实验室检查

    高钠血症在发病1~7 d后发生,40例患者血清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20 mOsm/(kg·H2O),最高400 mOsm/(kg·H2O),尿比重增高,30例患者伴血红蛋白升高,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缩小。40例患者中24例血糖为11.1~33.3 mmol/L,其中,20例尿酮体阳性,4例弱阳性。
, 百拇医药
    1.4 治疗

    积极给予鼻饲清水或矿泉水,第1小时可达500 ml,24 h可达5 000 ml左右。少量静脉补液,用来输入抗生素、胰岛素等。每天监测1~2次离子,伴高血糖者2 h监测1次血糖。胰岛素降糖治疗,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疗法,保护胃黏膜及抗感染防治并发症综合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血清钠、血浆渗透压均恢复正常,病情好转。10例患者因原发病过重或合并应激性溃疡、心衰,鼻饲困难,静脉补液困难,病情持续恶化,未来得及纠正高渗脱水,死于脑疝或感染、高渗状态心衰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出现高渗脱水的原因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出现高渗脱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如下:此类患者多合并意识障碍,无法进食水,水摄入不足;多伴有呕吐症状,消化道失水;合并中枢性高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大汗,皮肤失水;呼吸节律异常,过度换气,呼吸道失水[2];为降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脱水剂,经肾失水;卒中后下丘脑垂体后叶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利尿增强,引起高渗脱水;急性脑血管病后,可损害下丘脑前外侧区口渴中枢,引起口渴缺失,饮水减少;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岛素与高血糖素平衡打破,出现高血糖、高渗脱水,合并非酮症高渗昏迷,国内报道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非酮症高渗昏迷发生率为0.79%~2.08%,病死率高达30%~40%[3-4]。
, http://www.100md.com
    3.2 治疗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补液,平缓降血糖及血钠,尽快改变高渗状态。补液量=原有体重×0.6×(1-血清钠正常值/血清钠测量值)。补液先快后慢,最初1~2 h多补液可达1 000 ml。能鼻饲的患者以鼻饲补液为主,补液总量2/3经胃管注入,平均每小时200 ml左右,余量静脉给予,静脉可给5%葡萄糖生理盐水。控制血糖可用短效胰岛素静滴,每小时每千克体重0.1 U短效胰岛素静滴,1~2 h监测一次血糖,每小时降6.1 mmol/L为宜,血糖降至16.7 mmol/L,可给葡萄糖加中和量胰岛素静滴,或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本组患者中能鼻饲,无消化道出血,无心衰者,经快速补液,快速纠正高渗状态,预后均佳。

    3.3 防治措施

    在治疗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时,对于出现意识障碍或球麻痹,不能进食者,可于24~48 h内下胃管鼻饲进食水,应尽力治疗病因,降低颅内压,如手术去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等,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脱水剂、利尿剂。每日或隔日监测离子、血糖、肾功能,对高渗状态,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2]宋永建,陈生弟.神经系统疾病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J].实用内科杂志,1997,11(17):648-649.

    [3]韩朝军,吴二兵.脑卒中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4例分析[J].交通医学,2006,20(6):737-738.

    [4]姜霖.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20例分析[J].中原医刊,2006,33(22):74.

    (收稿日期:2010-06-07), 百拇医药(谭铁红,邓庆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