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468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19例和肠外营养20例经综合治疗加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监测其腹痛、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判断临床效果。结果:19例ASP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无死亡,对于缩短病程、降低费用、改善机体营养方面有较好临床效果。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对ASP治疗安全有效,相比全胃肠外营养(TPN)在并发症及降低费用方面都优于TPN,值得提倡。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鼻空肠营养管;肠外营养
[中图分类号] R657.51;R4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a)-164-02
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发病凶猛,病死率高,因其发生后,可迅速出现机体超高代谢,全身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减低和营养不良,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恢复和维护脏器功能,因此营养支持是ASP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转归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其病死率有明显的下降,早期进行EN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39例患者,全部经过B超、CT及相关检查,检查证实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22~80岁;全部病例诊断符合2003年拟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39例患者均行Balthaza CT分级(≥B级)或APACHE-Ⅱ评分8分以上者,肠内营养(EN)组在入院3~7 d在X线透视下,有时在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开始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持续至经口进食。TPN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全程治疗使用TPN。
1.2 时机、方式、成分
1.2.1 时机 一般入院后72 h,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开始经空肠近端行肠内营养,耐受性应通过观察腹泻频率和腹胀情况而定。
1.2.2 部位在X线下,将鼻空肠管放置于近端空肠30 cm以下,有时需借助胃镜而置管,后固定,防止鼻空肠管移位。
1.2.3 成分选用短肽,短链脂肪酸的营养液(能全素,能全力,)作主要能源(置管当天肠内输注),同时必要时可加用少量盐水,自备鱼汤、菜汤等。予以营养素浓度由低到高,量由少到多,30~50 ml/min持续滴注,开始时不足的能量由PN提供,具体视患者的耐受情况而定,逐渐经PN转向TEN,计算患者每天所需热量,所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均加入3 L袋中,同时注意糖、胰岛素比例的调整。给予外源性胰岛素,而后可于肠内营养液中加入所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3 其他治疗方法
①早期的液体复苏,补充血容量,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②禁食水,胃肠减压。③记录24 h出入量,检测生化指标及血气分析,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对重要脏器功能进行功能支持。④可预防性应用能通过“血胰屏障”抗生素,予以制酸,生长抑素,合适的氧疗,雾化吸入,必要时行机械通气。⑤适时进行手术治疗,若病情逐渐加重,肠梗阻持续加重等情况可及时行手术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的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低蛋白血症、并发症发生率等。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EN组较TPN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PN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以后病情不断加重,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以致难以控制,ASP早期即存在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这是胰腺继发感染的主要来源,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胃肠道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功能,是肠内营养的先决条件。胰腺炎早期由于应激反应的发生,为保证心肺等重要器官的血供,肠壁血供减少,肠黏膜灌注降低,导致黏膜缺血,绒毛顶端细胞脱落,黏膜通透性增强,免疫屏障下降,早期行肠内营养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反而会加重肠道损害,增加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故在最初几天采用TPN加肠内营养模式,从肠外向肠内过渡。肠外营养有助于降低高代谢反应,增加蛋白的合成,改善负氮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胰腺外分泌,保护胰腺组织,不过长期肠外营养会引起肠道衰竭,使机体遭受“二次打击”[2]。
营养支持治疗在ASP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肯定,长期的TPN有一定的并发症,且费用大。EN能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是防止肠衰竭的重要措施。胰腺分泌受复杂的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其中肠相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营养的蛋白质,多肽等进入十二指肠及邻近空肠后,使小肠黏膜细胞释放一些激素(胆囊收缩素CCK和促胰激素SEC)可反馈调节刺激胰腺细胞,引起分泌增多。实验证明,避开胃和十二指肠将营养液直接注入空肠,胰腺外分泌无明显影响,距Treitz韧带30 cm以上时对胰腺无刺激[3],不会加重病情。
本研究结果显示,EN组19例患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在入院72 h后开始给予空肠营养,治疗期间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TPN组。
综合相关资料,说明肠内营养在改善ASP患者全身情况方面优势明显,其优势主要源于EN能适时增强肠道及机体免疫功能,可通过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迅速纠正或部分纠正营养不良,减少腹腔和腹膜后感染的概率,从而可以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改善ASP的转归和预后,并可缩短住院时间[4-5]。
总之,早期肠内营养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一种手段,放弃肠道途径的应用可产生许多问题[6]。若出现腹痛或淀粉酶酶增高,应及时转为TPN,对ASP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但并不排除手术治疗的采用。肠内营养在时机的选择、方式、方法和营养的配置及辅助用药成分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探讨。总之,经鼻空肠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宏年,汤海涛,丁晓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6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