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1974382
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对比剂剂量的优化(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5日 张建生,孟晓春,郭 宁,徐 川
第1页

    参见附件(1290KB,2页)。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增强效果

    分别测出A组和L组冠状动脉窦层面,冠状动脉左主干层面,右冠状动脉近段层面CT值。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A组和L组血管强化程度比较(x±s)

    Tab.1 Comparison of enhance degree of vessel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L (x±s)

    2.2 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VR图像质量评定结果:图象质量Ⅰ级,A组48例(96.00%),L组49例(98.00%)平均心率61次/min;图像质量Ⅱ级,A组2例(4.00%),L组1例(2.00%),平均心率73次/min;图像质量Ⅲ级,A组和L组均为0。全部患者未见阶梯伪影。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冠脉成像按低剂量0.8 ml/kg就能达到常规剂量1.1 ml/kg的图像质量。

    3 讨论

    螺旋CT血管成像是指利用螺旋CT在检查者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高峰期进行连续解剖及病理、生理原始数据的立体采集,然后运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最终重建出靶血管立体影像的血管成像技术[3]。由于无创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其诊断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4],这项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临床需求的增加,MSCT技术正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320排容积CT的问世,因其拥有16 cm的宽探测器,容积扫描(volume scan mode),一圈扫描只需要0.35 s,为无创性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影像学评价开启了新纪元。

    已知较高的碘负荷量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潜在损害[5],而碘负荷量与血管的强化程度呈正相关[6],如何兼顾图像质量与减轻碘负荷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320排容积CT拥有16 cm的宽探测器,容积扫描(volume scan mode)就如同没有床面移动的螺旋扫描一样,不需要采用目前多排螺旋CT的多次螺旋采集和数据重叠重建等方式,使心脏的器官检查时间大大缩短到0.35 s,显著提高了心脏检查能力,以往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需要大于5 s的扫描时间,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对比剂来维持这么长的扫描。320排容积CT扫描时间很短,这样采集时间也就很短,意味着维持采集时对比剂强化峰值也跟着被缩短了,这样势必可以减少对比剂剂量。本研究也证明了320排CT冠脉成像采用低对比剂剂量是可行的。

    国内外有报道使用16层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时需要注射80~135 ml对比剂,追加注射20~50 ml生理盐水[7];国外的研究中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剂量减少至70 ml[8]。

    本研究表明,低剂量组与常规组血管强化程度无明显差异,低对比剂剂量按公斤体重0.8 ml/kg图像质量就能达到常规剂量1.1 ml/kg的水平,达到诊断要求,满足临床的需要,从而说明了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对对比剂进行优化是可行的,可以用0.8 ml/kg的低对比剂剂量进行冠脉成像。

    对于体重较轻的患者若注射过多对比剂可能造成扫描启动时上腔静脉、右心房及右心室内大量对比剂存留而产生大量硬化伪影影响对右侧冠状动脉的观察[6]。所以对比剂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同时较少的对比剂用量降低了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还有更短的扫描和对比剂注射时间不仅减少了浓度可能出现的变化,而且避免了静脉污染。由于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图像的质量被真正地提高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对比剂剂量进行优化。

    较少的对比剂用量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对比剂浪费,而且能够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符合医疗的最基本原则,我们的优化方案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剂量的优化是可行的,低对比剂剂量冠脉成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临床和患者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Moon JY, Chung N, Choi BW, et al. The utility of multiple-detector row spiral CT for detec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J]. Yonsei Med J,2005, 28:46(1):86-94.

    [2]Nikolaou K, Flohr T, Knez A, et al. Advances in cadiac CT imaging: 64-slice scanner [J]. 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04,20(6):535-540.

    [3]杜湘珂,朱锡强,沈复兴,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