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53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53例CVST患者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主要病症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MRV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15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MRV显示静脉窦部分再通,有部分阻塞;死亡6例。结论:CVST的差异性很大,应及时行头颅CT、MRI、MRV或DSA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c)-145-0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现代脑血管疾病较少出现的一种,发病率低,难以确诊,容易被误诊,如果无法及时进行诊断并确诊,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为此,本文中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集的53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点,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治水平。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患者,男26例,女27例;年龄24~64岁。其中,5例女性患者曾经口服避孕药,3例刚结束分娩2周,就诊时间离出院时间约为15 d,患者均有出现恶心、头痛以及视乳头水肿的情况;视力下降15例,癫痫发作20例,一边肢体活动出现障碍3例,长时间嗜睡2例,昏迷4例,发热1例。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腰穿颅内压(ICP)检查,压力达到200~400 mm H2O(1 cm H2O=0.098 kPa)的15例;>400 mm H2O 的6例;患者的脑脊液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1.2 影像学检查
53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检查中,发现脑实质出血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其余基本正常;MRV显示出上矢状窦闭塞10例,上矢状窦及一侧横窦闭塞2例,DSA检查1例显示为上矢状窦闭塞。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53例患者均实施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通常使用的药物是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原激溶剂(rt-PA);患者要进行颅内降压,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防治癫痫等辅助治疗。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一般的临床病症和反应消失,MRV显示患者的静脉窦已完全通畅;15例患者,相对的临床症状有缓解,MRV显示静脉窦部分再通,但有部分阻塞;死亡6例。对13例患者随访1~3年,疗效稳定,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CVS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脑血管疾病[1]。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头痛的出现是这种病症的最早预兆[2]。本组患者中,最明显的病症现象就是头痛,同时伴有视乳头水肿,或是癫痫、局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脑膜刺激征。
, http://www.100md.com
CVST患者腰穿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颅内压力在增高,本组53例患者都进行了腰穿检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力增加。CVST患者在临床检查中常被误诊为脑膜炎、血管性头痛、脑出血。本研究中未出现误诊的情况,但还是应进行MRI和DSA确诊。所有青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颅脑CT显示出有血栓性梗死的病症,同时,其血管分布又不均匀的,就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调整,做声像图检查,预防误诊[3]。CT平扫可以观察到患者的静脉梗死现象,我们应使用CT进行早期检查,以便降低确诊 CVST的难度。DSA是诊断CVST最科学的根据,它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脑血栓的位置,还能将其范围和静脉异常回流和代偿的情况显示出来。
CTA减影技术可有利于对患者脑静脉疾病的筛选,并对相关的诊断和检查提供依据[4]。MRI检查对CVST十分有效,它能立体成像,不被颅影影响,较CT能更准确地发现病灶。DSA对静脉窦闭塞部位及阻塞程度的确诊率高于MRI,是CVST诊断中的最高标准。本组患者均进行了DSA检查,均诊断出静脉窦栓塞的情况。
, 百拇医药
目前,神经介入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该方法的治疗,主要是行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激素、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治疗,32例患者完全康复,15例好转,死亡6例。未出现感染病例,在后期的预后效果是比较好的,如果有感染,患者容易出现脑膜炎,对后期的预后不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首先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那些出现颅内高压的患者就应考虑有CVST可能,并及时进行MR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宝民,郭梅,李生,等.经血管内溶栓和支架成形治疗脑静脉窦闭塞[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90-892.
[2]Bousser MG.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Neural,2000,247(3):252-258.
[3]吉训明,凌峰,缪中荣,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3):100-105.
[4]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49-952.
(收稿日期:2010-06-30), 百拇医药(孙 强 纳冬梅 徐 菲 魏强国 杨振九)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c)-145-0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现代脑血管疾病较少出现的一种,发病率低,难以确诊,容易被误诊,如果无法及时进行诊断并确诊,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为此,本文中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集的53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点,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治水平。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患者,男26例,女27例;年龄24~64岁。其中,5例女性患者曾经口服避孕药,3例刚结束分娩2周,就诊时间离出院时间约为15 d,患者均有出现恶心、头痛以及视乳头水肿的情况;视力下降15例,癫痫发作20例,一边肢体活动出现障碍3例,长时间嗜睡2例,昏迷4例,发热1例。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腰穿颅内压(ICP)检查,压力达到200~400 mm H2O(1 cm H2O=0.098 kPa)的15例;>400 mm H2O 的6例;患者的脑脊液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1.2 影像学检查
53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检查中,发现脑实质出血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其余基本正常;MRV显示出上矢状窦闭塞10例,上矢状窦及一侧横窦闭塞2例,DSA检查1例显示为上矢状窦闭塞。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53例患者均实施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通常使用的药物是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原激溶剂(rt-PA);患者要进行颅内降压,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防治癫痫等辅助治疗。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一般的临床病症和反应消失,MRV显示患者的静脉窦已完全通畅;15例患者,相对的临床症状有缓解,MRV显示静脉窦部分再通,但有部分阻塞;死亡6例。对13例患者随访1~3年,疗效稳定,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CVS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脑血管疾病[1]。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头痛的出现是这种病症的最早预兆[2]。本组患者中,最明显的病症现象就是头痛,同时伴有视乳头水肿,或是癫痫、局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脑膜刺激征。
, http://www.100md.com
CVST患者腰穿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颅内压力在增高,本组53例患者都进行了腰穿检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力增加。CVST患者在临床检查中常被误诊为脑膜炎、血管性头痛、脑出血。本研究中未出现误诊的情况,但还是应进行MRI和DSA确诊。所有青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颅脑CT显示出有血栓性梗死的病症,同时,其血管分布又不均匀的,就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调整,做声像图检查,预防误诊[3]。CT平扫可以观察到患者的静脉梗死现象,我们应使用CT进行早期检查,以便降低确诊 CVST的难度。DSA是诊断CVST最科学的根据,它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脑血栓的位置,还能将其范围和静脉异常回流和代偿的情况显示出来。
CTA减影技术可有利于对患者脑静脉疾病的筛选,并对相关的诊断和检查提供依据[4]。MRI检查对CVST十分有效,它能立体成像,不被颅影影响,较CT能更准确地发现病灶。DSA对静脉窦闭塞部位及阻塞程度的确诊率高于MRI,是CVST诊断中的最高标准。本组患者均进行了DSA检查,均诊断出静脉窦栓塞的情况。
, 百拇医药
目前,神经介入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该方法的治疗,主要是行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激素、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治疗,32例患者完全康复,15例好转,死亡6例。未出现感染病例,在后期的预后效果是比较好的,如果有感染,患者容易出现脑膜炎,对后期的预后不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首先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那些出现颅内高压的患者就应考虑有CVST可能,并及时进行MR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宝民,郭梅,李生,等.经血管内溶栓和支架成形治疗脑静脉窦闭塞[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90-892.
[2]Bousser MG.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Neural,2000,247(3):252-258.
[3]吉训明,凌峰,缪中荣,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3):100-105.
[4]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49-952.
(收稿日期:2010-06-30), 百拇医药(孙 强 纳冬梅 徐 菲 魏强国 杨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