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962KB,3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其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减少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的发生[1]。阿德福韦酯是新一代核苷类抗HBV药物,苦参素(氧化苦参碱)系我国学者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具有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及一定的抗HBV 作用[2]。为了解苦参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笔者2006年8月~2009年1月对54例进行了治疗,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4例均为我院CHB患者,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制订的标准[2]。全部病例乙肝病毒指标(HBsAg、HBeAg、HBV DNA)持续阳性半年以上,HBV DNA≥1.0×105 copies/ml,ALT反复异常,大于正常上限2倍以上,TBil升高小于正常上限3倍,6个月内未用过抗病毒药及免疫调节制剂。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病、肝癌;并除外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中,男42例,女12例;年龄20~62岁,平均32.5岁。对照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19~64岁,平均33.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均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胶囊0.3,3次/d,口服(两种药物均为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两组基础护肝治疗及对症治疗措施相似,对肝功能损伤明显及症状较重者,酌情给予输液,使用甘草酸制剂、茵栀黄、维生素类等。均不用其他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肝纤维化制剂,疗程共9个月。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时检测肝功能(ALT、TBil)、乙肝病毒指标[HBsAg、HBeAg、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其值<5.0×102 copies/ml为阴性)]及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并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复常例数/升高例数(复常率%)]
Tab.1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covery number/rising number (recovery rate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乙肝病毒指标阴转情况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
见表3。
2.4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阿德福韦酯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通过终止HBV DNA链的合成及抑制HBV DNA聚合酶而有效抑制HBV的复制。体外研究显示,阿德福韦酯对HBV野生株、前C/C区变异株及拉米夫定引起的YMDD变异株均有很好的敏感性;临床研究表明,阿德福韦酯能降低HBVDNA滴度,提高ALT复常率,显著改善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患者用药耐受性良好,耐药发生率低且晚,因此已成为CHB初治患者的一线药物和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首选药物[3-4]。但资料显示,阿德福韦酯治疗CHB 48周,HBV DNA阴转率约40.3%,HBeAg阴转率约16.1%[5],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探讨。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98%为氧化苦参碱。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氧化苦参碱具有直接抗肝炎病毒、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阻断肝细胞凋亡和促进白细胞升高等多种功效[6-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ALT 94.4%、TBil 92.0%,乙肝病毒指标阴转率HBV DNA 66.7%,HBeAg 44.4%;对照组肝功能复常率ALT 80.0%、TBil 69.6%,乙肝病毒指标阴转率HBV DNA 40.0%,HBeAg 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药联合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不仅在肝功能复常、乙肝病毒指标阴转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9];而且在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亦有显著作用。但由于观察时间较短,如果延长疗程,是否能延缓或减少HBV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产生,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永怡,张玲霞.乙肝防治必读[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36-15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3]刘刚.阿德福韦酯基础与临床研究[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6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