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7143
股动脉穿刺拔鞘后人工按压方法的改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邹克勇,凌云
第1页

    参见附件(3401KB,3页)。

     [摘要] 目的:对介入手术股动脉穿刺拔鞘后传统人工按压方法进行改良,寻求最佳按压方法。方法:共入选4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法,B组采用改良法。比较两组按压时间、主要并发症等。结果:A组按压时间长于B组,主要并发症A组发生率显著多于B组(P<0.05)。结论:改良按压法比传统法效果好,按压时间缩短,并发症少。

    [关键词] 股动脉穿刺;拔鞘;人工按压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189-02

    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如何提高股动脉穿刺后按压效率、避免并发症是临床医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传统的手工按压仍是主要止血方法。通过对我院420例患者采用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住院接受经股动脉途径行诊断性冠脉或脑血管造影患者420例。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手工按压止血法(A组)209例。其中,男109例,女100例;冠脉造影15例,脑血管造影194例;年龄16~83岁;合并糖尿病21例,高血压病56例。改良压迫止血法(B组)211例,其中,男108例,女103例;冠脉造影12例,脑血管造影199例;年龄18~81岁;合并糖尿病17例,高血压病50例。两组基本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①欠合作;②反复穿刺,包括穿刺时喷血而进导丝困难;③既往有过下肢血肿、血栓;④使用非6F鞘;⑤血压不能控制在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

    1.2 方法

    两组均由有熟练拔鞘经验的医生操作,单纯造影者术后即刻拔除,行介入治疗者术后4~6 h拔除。

    1.2.1 A组手术操作左手示指按压穿刺外口,中指按压内口,无名指按压穿刺口上方血管,三指按动脉走形方向排列,右手拔鞘,压迫至穿刺点无出血,覆盖敷料后用加压包扎,1 kg盐袋压迫穿刺部位6 h,12 h后解除加压包扎,肢体制动24 h。

    1.2.2 B组手术操作用纱布对折成约4 cm×4 cm纱布块,4层,放在穿刺点上缘沿动脉走形处,示指按压在穿刺内口,中指无名指按压穿刺口上方血管,三指按动脉走形方向排列,左手拇指置于大腿外侧。首先以左手示指感知动脉穿刺口位置,轻轻用力,当手指触及鞘管末端时快速拔鞘同时迅速适当用力按压,主要在示指用力,以看不到出血患者无疼痛为度,压迫至穿刺点无出血,其余处理同A组。

    1.3 观察指标

    1.3.1 止血成功标准松开按压手指后穿刺口无渗血;超过20 min视为失败。

    1.3.2 并发症穿刺部位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皮下淤血、动静脉瘘、动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

    1.3.3其他情况包括手指滑动、严重局部疼痛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配对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

    注:与A组比较,※P>0.05 ;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股动脉穿刺拔鞘后按压方法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止血效果和并发症的多少。人工按压需时长,压迫者易出现疲劳,较易造成出血;要求患者术后卧床制动时间长,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住院时间[1]。据文献报道,PTC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5%,主要并发症为出血,69%的出血位于股动脉穿刺部位[2],而下肢动脉血栓形成与动脉内膜损伤及止血压力过大或止血不良形成巨大血肿等有关[3]。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的康[4];并且现在并无严格统一的操作规程可循,有必要寻找一种最佳的人工按压手法来满足临床需要。

    从结果可以发现,止血成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改良组与传统组相比止血时间明显要缩短(P<0.05),两组中血管迷走反射分别为3、10例,皮下淤血分别为5、31例,血肿形成分别为1、4例,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改良后出现手指滑动、明显疼痛等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A组出现巨大腹股沟区血肿行切开止血1例,后分析与拔鞘后按压不当形成假性动脉瘤有关。两组患者均无动静脉瘘、动静脉血栓、腹膜后血肿等并发症。

    总结改良法与传统的按压方法比较主要优点有:①示指按压在穿刺内口封闭穿刺点,中指和无名指按压穿刺口上方血管,起到减小穿刺口压力作用,增加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且医生无需过大用力,降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几率;②示指触觉要比中指敏感且灵活,首先以左手示指感知动脉穿刺口位置,轻轻用力,可明显感知到鞘管即将拔出时加压,拔出后再次用力,这样可以使少量血液喷出,避免血栓留在血管内,同时避免在鞘未拔出时用力按压造成患者疼痛、血管迷走反射增加等;③三根手指按动脉走形方向排列,能保证万一示指滑动错位,其余两指仍能起到按压作用,有效避免出血;④手下垫纱布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减少滑动几率,特别是在穿刺外口渗血时可有效吸收血液避免滑动,易于迅速止血;⑤垫纱布后可以避免按压后手套与皮肤粘连造成再次出血,从而延长压迫时间;⑥暴露穿刺外口易于观察出血情况,一旦按压不良有出血情况即可发现。

    由此可见改良法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但要注意几点:第一纱布不宜太厚,以免影响触摸动脉波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0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