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64044
老年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杨静
第1页

    参见附件(3417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择期进行结肠癌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内通过加强控制血糖的护理可以短时间内使患者血糖水平降至理想水平,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腹部手术;糖尿病;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116-02

    糖尿病(DM)可以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1],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2]。DM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常有波动,进而导致手术并发症较多且较严重,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较差,因此加强对老年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2008年1月对老年结肠癌围手术期并发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加强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结肠癌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入院时无糖尿病史入院后确诊为1型糖尿病13例,2型糖尿病61例。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17~79岁,平均(56.5±7.8)岁;病程3个月~18年,合并高血压18例,脑梗死4例;结肠癌部位:降结肠癌37例,升结肠癌23例,横结肠癌14例;手术前结肠镜检查提示:未分化癌13例,低分化腺癌17例,高、中分化腺癌21例,乳头状腺癌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糖尿病分型、结肠癌的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1.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关系着患者能否配合手术。老年结肠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普遍存在恐惧、紧张、信心不足及担心手术治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真诚的语言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效果及安全性,关心体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调整稳定情绪,使他们配合术后的治疗。②饮食护理:每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饱,如按早、中、晚的分配方案,适当增加蛋白质比例,使其占总热量的20%;将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比例控制在45%~60%。多进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忌食葡萄糖、蔗糖和甜制品。③肠道准备:术前3 d进食流质,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术前1 d午餐后2 h内用20%甘露醇250~500 ml分次口服1次,术前1 d晚及手术日晨用肥皂水灌肠1次。④遵医嘱口服降糖药,术前1 d停用,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1.2.1.2 术后护理 ①饮食护理:术后1周内全胃肠外营养,7~10 d起通过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温度38~40℃,应该低浓度、少量,浓度应≤18%。肠功能恢复后可进清淡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普食[3]。②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留置胃管、空肠营养管及导尿管,应确认各引流管是何部位,且引流管均须注意保持通畅,严防脱落、扭曲、堵塞;并应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各引流管有无异常。按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管道护理,防止感染。③基本护理:加强生病体征的监护,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平卧位。进行感染的预防,要及时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要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鼓励有效咳嗽。为防止出现肩部疼痛可按摩肩部,协助患者做肩部运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的护理。①采用胰岛素泵经导管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置泵后1~2 d内,每日监测7段血糖,检查胰岛素泵运行是否正常,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平均使用胰岛素717 U,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待患者能进食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三餐前追加餐前剂量。一般要求术前空腹血糖为6.0~8.0 mmol/L,餐后2 h血糖为8.0 mmol/L,监测尿糖、尿酮的变化。②穿刺部位的选择:选择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妥善固定穿刺部位,确保软针插皮下部位,避免胶布松脱,采用轮换法进行注射,两次穿刺部位距离在2~3 cm,以上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出血及胶布过敏现象,及时发现药物渗漏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术中及术后血糖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手术耐受性分为[4]:①优:心、肝、肺、肾功能良好,无糖尿病或血糖、血压控制好;②良:心、肝、肺、肾功能经术前纠正可耐受手术,血糖、血压基本得到控制;③差:未达到以上标准,术前纠正效果不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血糖变化及手术耐受性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及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癌症和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老年结肠癌合并DM患者危险性大,其患者血糖受手术和麻醉等应激因素而上升,引起应激性高血糖,并发症多,在围术期要严格控制好血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模拟正常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小剂量地泵入胰岛素,较易将血糖稳定控制在7~9 mmol/L之间,使患者血中的胰岛素浓度相对平稳,从而平稳快速降糖,且血糖波动小[2],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3]。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的护理,避免出现相关的静脉肿胀,较好能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7]。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血糖水平及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完善的护理配合可减少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手术的危险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1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