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35147
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刘倩雯 胡文杰
第1页

    参见附件(1736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63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3例残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残胃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0.5%和69.8%。根治性切除44例中,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52.3%、31.8%。单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χ2=17.938,P=0.000)、有无淋巴转移(χ2=39.971,P=0.000)、手术方式(χ2=74.519,P=0.000)、手术根治度(χ2=81.360,P=0.000)、TNM分期(χ2=12.561,P=0.002)对预后生存时间具有显著性影响。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手术方式(RR=1.660,95%CI 1.206~2.286,P=0.002)、手术根治度(RR=11.023,95%CI 5.156~23.565,P=0.000)及TNM分期(RR=6.869,95%CI 3.618~13.043,P=0.000)是影响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手术根治度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标准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根治程度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残胃癌;临床特点;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a)-037-02

    残胃癌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10年以上在残胃内发生的癌[1-2]。由于残胃癌发生率较低,早期缺乏特异性,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文献报道胃切除术后残胃癌发生率为健康人群的4~7倍[3]。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1998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63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从而探讨其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患者,其中,男49例(77.8%),女14例(22.2%),男女比例为3.5∶1;年龄36~76岁,中位年龄65岁。既往胃切除的原发病:胃溃疡39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首次胃切除的手术方式:Billroth Ⅰ式12例,Billroth Ⅱ式43例,Roux-en-Y式8例。首次胃切除手术距发现残胃癌时间6~23年,中位时间12年。

    1.2 病理类型及TNM分期

    病理类型: 高中分化腺癌35例,低分化腺癌23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3例。肿瘤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24例,Ⅳ期18例。

    1.3 手术方法

    本组资料中,根治性手术切除44例,姑息性手术切除13例,剖腹探查术6例。行根治性手术的44例中,单纯残胃全切除20例,残胃全切除+脾切除15例,残胃全切除+脾切除+横结肠部分切除5例,残胃全切除+脾切除+胰尾切除4例。

    1.4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首次手术方式、病程时间、组织学类型、淋巴转移、手术方式、手术根治度、TNM分期10个因素。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首次手术方式、病程时间、组织学类型、淋巴转移、手术方式、手术根治度、TNM分期10个因素先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再应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3例残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残胃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0.5%和69.8%。根治性切除44 例中,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52.3%、31.8%。单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χ2=17.938,P=0.000)、有无淋巴转移(χ2=39.971,P=0.000)、手术方式(χ2=74.519,P=0.000)、手术根治度(χ2=81.360,P=0.000)、TNM分期(χ2=12.561,P=0.002)对预后生存时间具有显著性影响(表1)。

    Cox回归模型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上述5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手术方式(RR=1.660,95%CI 1.206~2.286,P=0.002)、手术根治度(RR=11.023,95%CI 5.156~23.565,P=0.000)及肿瘤TNM分期(RR=6.869,95%CI 3.618~13.043,P=0.000)是影响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表2、图1~3)。

    3 讨论

    残胃是公认的胃癌癌前状态,本文探讨的不包括胃癌切除术后的残胃再发癌。所有病例均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和BillrothⅠ、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病史。残胃癌的发生与术后时间有关,多发生于距离初次手术5~30年,往往在手术12年后为高危期,本组残胃癌病例发病距首次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年,且首次手术时年龄在45岁以上者居多,这与文献报道相符[4]。

    残胃癌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文献报道普遍认为残胃癌多发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发生多数认为与肠胃碱性反流有关,尤其是胆汁的反流尤为重要,胃黏膜经常浸泡于碱性胆汁中,使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息肉样改变、异位性腺体增生[5]。BillrothⅡ式术后肠胃碱性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BillrothⅠ式,因而BillrothⅡ式术后残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BillrothⅠ式。本组资料中,BillrothⅡ式术残胃癌者达68.3%。因此对需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良性溃疡患者,应尽可能采用BillrothⅠ式手术,难于吻合则行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尽可能减少反流,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外科手术是残胃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完整切除肿瘤病灶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关于术式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病理分型和个体因素等进行综合判断而定。术后生存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3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