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临床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2810KB,3页)。
[Key words] Elderly; 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央型肺癌常合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患者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单纯使用静脉化疗及抗炎治疗效果有限。老年人因常有其他合并疾病,对抗肿瘤治疗的承受能力有限,从而延误病情,错失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机,故影响了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1]。笔者单位把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相结合,充分利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途径及肿瘤细胞增殖的特点,选择不同给药途径以最大限度提高老年肺癌的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现将近3年来行2~4个疗程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的45例老年肺癌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中晚期肺癌45例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所有患者均经CT增强扫描示肺实质性占位,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学诊断明确,其中鳞癌16例、腺癌9例、恶性肿瘤20例(细胞学诊断,未分型),男32例,女13例,65~79岁,中位年龄69岁,治疗前PS评分≤2分,估计生存3个月以上,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
1.2 治疗方法
采用改良股动脉穿刺法,5F-Cobra导管选择性行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造影,证实为肿瘤的供血动脉,必要时使用3F微导管使导管口完全进入肿瘤供血血管,并一次性注入卡铂,剂量按AUC=5~6计算,第2天开始给予全身静脉化疗,紫杉醇135 mg/m2静脉点滴,为预防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在用紫杉醇前一天晚上10∶00及当天早上6∶00分别口服10粒地塞米松片(0.75 mg/粒),静滴前依次使用西咪替丁及非那根预防用药。每21~28天为1个周期,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化疗期间均应用5-TH3受体拮抗剂,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应用G-CSF治疗。
1.3 检测方法及影像学资料
1.3.1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 每次介入治疗中均检测患者动脉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值,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人VEG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由深圳莱伯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由上海美季生物公司提供,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2 根据介入治疗造影时肺癌的肿瘤血管染色的多寡分为血供丰富型(图1、2)和乏血供型(图3、4)两组。
(所示右支气管动脉异常增粗、变形,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染色
稀疏,为乏血供型)
1.3.3疗效评价 主要以患者治疗前后CT为依据,采用RECIST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即肿块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CR),肿块最大径缩小大于等于30%为部分缓解(PR),肿块最大径缩小小于30%或增大小于20%为稳定(SD),肿块最大径增大大于等于20%为进展(PD),以上结果需经4周后确认,以(CR+PR)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所有经治疗患者原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表现为胸痛减轻或消失,咳嗽、咯血减轻或停止,胸腔积液减少,不张肺组织复张,胸闷气急等压迫症状缓解。
2.2 近期疗效
45例中晚期肺癌中,其中31例接受4个疗程介入化疗及静脉化疗,14例接受至少2个疗程介入化疗及静脉化疗,治疗后疗效评价CR 4例、PR 15例、SD 14例、PD 1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42.2%。其中血供丰富型28例(CR 3例、PR 10例、SD 8例、PD 7例,治疗有效率为46.4%);乏血供型17例(CR 1例、PR 5例、SD 6例、PD 5例,治疗有效率为35.29%);血供丰富型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有效率较乏血供型肺癌明显提高。治疗有效患者血清浓度低于治疗前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进展的患者血清浓度与治疗前浓度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Ⅰ度恶心呕吐发生率38.89%(35/90),Ⅱ度白细胞减少31.11%(28/90),Ⅱ度血小板减少15.56%(14/90),肝功能损害中血清转氨酶Ⅰ度14.44%(13/90),肾功能和血、尿淀粉酶检测以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改变,未发生局部血肿、出血、发热、截瘫等动脉介入相关的并发症。
3 讨论
经肺支气管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术是目前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有效的方法之一[2]。肺癌的营养血供主要来源于肺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一般起源于T5~T6椎体表面与左支气管交叉处,左右各有1~4支不等。因其起源存在变异,如未找到肿瘤供血动脉,应在主动脉弓、内乳动脉、甲状颈干和头臂动脉等部位反复寻找。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效率高,国内张惠洁等[3]报道,对5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施行介入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有效率达88%,有效病例除了表现在实体肿瘤缩小外,还表现在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的改善、胸水的减少和肺不张的复张等方面。刘炬等[4]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施行肺支气管灌注化疗术,观察发现疗效与肿瘤的血供有关,多血供型肿瘤优于中等血供和少血供型,有效率分别为83%、64%、33%。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笔者总结的有效率高,考虑与患者的选择不同有关,但两者结论均认为:血供丰富型肺癌的治疗效果比乏血供型明显提高。本研究的化疗方案及药物强度参考丁罡等[5]对79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施行紫杉醇联合卡铂的静脉化疗的研究设计,两者相比本研究的有效率有所提高(42.2% vs 31.5%),而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明显减轻。说明介入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这一方法在老年肺癌中适用性更强,结果比单纯静脉化疗更好。黄晓颖等[6]将介入治疗与静脉化疗有机地结合施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随机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既提高了肺内原发病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控制效果又由于序贯治疗中的全身化疗对远处转移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使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因子,肿瘤的生长、侵袭、远处转移与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7]。有关中晚期肺癌的放化疗与血清VEGF表达的关系表明:VEGF是肺癌病情进展及放化疗联合治疗有效性的一个有效的指标[8]。本研究45例患者按治疗效果的不同分治疗有效组及无效组,结果提示治疗有效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肿瘤进展的患者血清VEGF浓度与治疗前相仿。我们认为动态监测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可预测治疗敏感性及预后。
肺癌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1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