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疗效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2558KB,3页)。
[Key words] Carvedilol; Spironolactone;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effect
慢性心力衰竭多为因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而其又导致机体供血不足,因此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其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心肌的进一步损害等[1-2]。近年来卡维地洛与螺内酯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较多[3]。本文中笔者就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7~76岁,平均(62.1±6.3)岁;NYHA分级:Ⅱ级12例,Ⅲ级36例,Ⅳ级12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5例,缺血性心肌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其他7例。观察组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47~77岁,平均(62.3±6.1)岁;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37例,Ⅳ级12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4例,缺血性心肌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吸氧、正性肌力药物、利尿药、ACEI和洋地黄类制剂等,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其他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螺内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卡维地洛12.5~50.0 mg/d,螺内酯20~40 mg/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8周为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ⅠP)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水平、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指数进行检测及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心功能改善幅度达Ⅱ级以上或达到Ⅰ级;有效:心功能改善幅度达Ⅰ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学处理选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3,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3、6个月血清cTnI、BNP、PⅠP及PⅢP水平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清cTnI、BNP、PⅠP及PⅢP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TnI、BNP、PⅠP及PⅢ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的cTnI、BNP、PⅠP及PⅢ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第3、6个月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指数进行检测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的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重量指数小于对照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此时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没有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还表现为心室结构的异常及多项血清因子的变化,且随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这些项目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这些检测项目可以作为了解患者病情及疾病发展转归的有效项目[5]。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存在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变化,同时血清cTnI、BNP、PⅠP及PⅢP水平与疾病的发展及转归也呈正相关[6-7],当疾病得到控制或有所好转时,患者的这些血清因子及心室架构也会随之朝着较佳的方向发展转归。
卡维地洛是α、β受体阻断剂,阻断受体的同时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其可阻滞突触后膜α1受体,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阻滞β受体,抑制肾脏分泌肾素,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降压作用。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其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其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后,第三个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药物,其还能改善心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内皮一氧化氮的合成[8]。
本文中笔者就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并与未采用卡维地洛和螺内酯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cTnI、BNP、PⅠP及PⅢP水平、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进行综合评估,发现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这些方面的改善幅度均大于未采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表1~3的数据肯定了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综合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疗效较佳,在改善心功能及调节多项血清因子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智彬.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26(10):1034-1035.
[2] 赵萍.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2(12Z):50-51.
[3] Orrego CM, Nasir N, Oliveira GH, et al. Cellular evidence of reverse cardiac remodeling induced by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J]. Congest Heart Fail,2011,17(3):140-14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5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