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148864
七氟醚和氨氟醚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副作用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张玲美
第1页

    参见附件(1635KB,2页)。

     1.3 观察指标

    连续记录心电图、BP、SpO2、FiO2(吸入氧浓度分数)、Ce、Ceo和PET CO2(呼气末CO2分压),观察高流量时的S组和E组Ce达1 MAC的时间,停止吸入时的肺泡浓度(Ceo),停止吸入后Ce/Ceo=1/2的时间。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记录患者可以对答和思维意识恢复的时间,记录停药至睁眼、拔管、能准确回答姓名和生日的时间以及有无苏醒期躁动。术后24 h内随访,记录患者是否恶心呕吐、术中知晓,并监测其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摄取与排除情况

    两组患者的药物摄取与排除情况详见表1,两组患者在高流量情况下麻醉气体的肺泡浓度(Ce)达到1 MAC的时间S组为(9.5±2.1)min,E组为(11.7±3.3)min。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停止吸入后S组的Ce/Ceo=1/2时间为(5.5±1.1)min,而 E组为(7.7±1.8)min,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苏醒速度

    见表2。S组患者在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说出姓名时间和说出生日时间上明显比E组速度快,睁眼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

    S组为25%(7/29)和0(0/29),E组分别为35%(10/29)和10%(3/29),χ2值分别为3.43和4.65,均大于阈值2.045(95%置信水平),S组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麻醉满意。术后24 h两组患者随访发现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低流量麻醉中S组与E组相比更易维持麻醉深度。患者麻醉之后的苏醒过程与麻醉药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此外,在使用相同的麻醉药时由于不同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过程中使用的全麻药的浓度、氧气用量和有效肺泡通气量的不同,苏醒过程也会不同,当然还存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会产生影响[4]。由于本文中涉及到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结束麻醉时肺泡中的麻醉药浓度也都在0.9~1.0 MAC之间,所以具有较好的可比性。S组的Ce/Ceo=1/2时间明显短于E组,这说明在恢复的速度方面,七氟醚在低流量麻醉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优势。使用了氨氟醚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对答时间、思维恢复时间上都比使用了七氟醚的S组要明显长一些,这说明七氟醚麻醉之后管理较为方便。在副作用方面,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都不严重,但是七氟醚组的发生率要更低一些。在理想状态,吸入麻醉是在完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加入的气体和患者消耗的气体及排除的气体之和是相等的[5-6]。吸入麻醉一般实施的时候需要用较大的流量,重复吸入系统中,新鲜气流减少到1 L/min时才会挥发[7]。低流量麻醉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吸入气体的氧浓度在30%以上,严格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缺氧危险。而副作用方面,张燕影等[8]的研究发现,在低流量麻醉中七氟醚与地氟醚和氨氟醚相比较,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最低(14%),该结果与本文的结果基本一致,七氟醚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低于氨氟醚,这也使得患者更愿意接受七氟醚。

    [参考文献]

    [1] 杭燕南.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98.

    [2] 林赛娟,黑子清,池信锦,等.七氟醚和异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29(10):1682-1684.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74.

    [4] 冯微.麻醉深度指数用于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07.

    [5] Reinstrup P, Sliots P, Jorgensen BC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3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