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33期
编号:12148889
临床医学专业新课程体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第33期
     2.4 适应新医学模式要求的思维

    目前,医学模式正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新医学模式不仅重视生物因素,也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体现了医学的系统整体观。临床诊疗模式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以患者为中心”转化,这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全面认识患者,既要掌握患者的身体功能状态,又要深入了解患者的非医学问题,综合分析,充分反应,从而提高医疗效果。这种要求恰好体现了批判性思维要求思维主体考虑问题要兼顾整体,解释事物应顾及环境的原则。因此,应用批判性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问题情景的本质,满足了新医学模式要求。

    2.5 创新型医学人才需要的思维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医学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是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批判性思维作为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品质,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与核心[4]。GMER要求医学生必须具有“批判性评价现有临床经验和技术的能力、不断自我学习和评估的能力、求知创新意识及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医学生才能开放而理性地对待一切事物,摆脱传统思想禁锢,敢于创新,把握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引发新的或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创新思维,而对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检测,保证其效力则是批判性思维能的功能。
, 百拇医药
    3 新课程改革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我国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与基础课阶段接受的信息总量、医学科学科性质、医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有关,也与中国民众长期养成的尊崇权威和顺从既成的社会心理以及与我国学术界对批判性思维学术研究的滞后和教育界对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缺乏训练等有关[5]。

    目前国内多个医学院校正在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综合改革,其总体设想是将医学教学的多个模块课程全面贯穿重组,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为主导、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组织教学主题,实行早期接触临床、加强床边教学和行医训练等,建设全新的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研究证明,在课程改革中将人文与科学相融合,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活动为主要手段,将批判性思维教育内容融合到课程知识中来是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行之有效的途径[4]。课堂教学是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主要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氛围、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均是影响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进行调整,加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
, 百拇医药
    3.1 强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程秉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力图最大限度地体现对学习主体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医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趋于成熟,思维已趋理性。他们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富有激情,不轻信他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抽象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具备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心理和生理要求。新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个性受到关注。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医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和创造性地学习。这种理念为在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可能。

    3.2 加强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培训

    教师是教学活动主导者,不仅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人格素养,也应具有批判性的教学态度。已证明,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为了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应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首先教师能够围绕批判性思维设计和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课堂反应的质量。其次,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新型的“教学文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这种文化环境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去独立分析和评价知识,阻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创设“思维性教学文化”,鼓励学生大胆反思,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最后,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鼓励学生独立分析、判断,不盲从别人的观点,给学生提供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机会与空间。
, http://www.100md.com
    3.3 积极采用PBL教学模式

    PBL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3-4,6-8]。其主要流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讨论、总结,共五个阶段。学生组成各个学习小组,自学交流和讨论及总结。PBL从两个方面促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3.3.1 PBL教学组织形式 PBL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向注重学习的过程,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学生的“群论台”。研究表明,就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而言,大班教学效果不如小班。学生在讨论小组中,更容易与教师进行配合,展示自己的个性,更容易以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更容易发挥其主动性,予以个性化的引导。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方面效果更好。

    3.3.2 PBL教学案例特点 PBL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先问题,后内容”。多元解读是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PBL的教学实践中,PBL案例也强调能够多元解读,譬如对一个临床案例,通过观察和分析每一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提出多种诊断可能和解决方案,摒弃“标准答案”,这有利于激发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和积极性,参与其中,分析问题,收集相关资料,探究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整理、分析收集的信息;通过相互交流,最终确定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刘军等[8]证实,采用真实病例,使PBL教学从书本案例向临床教学延伸,测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证实真实病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临床实践,激发兴趣,并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 百拇医药
    3.4 改革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促进教学,激励和教育学生。因此,教学评价重点应在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过程应该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激发其主体精神,促进其反思和总结。教学评价应综合评估每次讨论时学生的表现,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能力等,重视对学生认识过程、情感等非量化因素的评价。坚决摒弃随意定论学生观点的对错的做法,重点评价学生的解释、分析、评估、判断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结

    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医学教育“质量工程”的内在要求,对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专业能力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如在临床医学专业新课程体系改革中对教学不同环节进行改革,纳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必将促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Core Committe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 [J]. Medical Teacher,2002,24(2):130-135.

    [2] 杨宁江.批判性思维与医学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08-109.

    [3] 孟秀红,郝加虎,陶芳标,等.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2-14.

    [4] 李学书.批判性思维培样的思考[J].教育学术期刊,2011,(2):13-15,43.
, http://www.100md.com
    [5] 储成仿.影响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因素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5-6.

    [6] 易西南,伏辉,孙建永.人体解剖学PBL教学模式的优化[J].解剖学研究,2011,33(3):236-237.

    [7] 丁茹,高文武,刘亚伟,等.论医学生临床实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38-240.

    [8] 刘军,包瑾芳,郝静,等.内科学临床CPBL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71-173.

    (收稿日期:2011-10-10), http://www.100md.com(赵曙光 王景杰 王旭霞 刘震雄 秦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