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2)
第1页 |
参见附件。
实施方法: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讲解、发放临床护理路径告知表,详细讲解路径的内容、配合要点。责任护士遵循护士临床护理路径执行表的相关内容每日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定期评价护理效果、执行签名。责任护士每日总结患者能否顺利执行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不能顺利执行的原因,临床护理小组成员每个月召开1次总结反馈会议,讨论临床护理路径的执行情况,分析差异并修正完善路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75±1.04)d,平均住院费用为(5 474.97±648.54)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3.04、15.54,均P<0.01);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为(3.16±0.7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为96%,与对照组(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
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满意度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系在原有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出现冠状动脉供血突然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从而导致心肌坏死,常常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据报道,发病后1 h内死亡率高达50%[4],因此,提供迅速、有序、有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改善长期预后的关键所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质量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是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管理式照顾”的一种新型模式[5]。它是以“住院时间”为横轴,以入院宣教、检查、诊断、治疗、用药及护理等为纵轴制成的一个日程计划安排表,能够有效避免护士由于工作繁重或个人水平、能力参差不同导致对患者护理方面存在遗漏或疏忽,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及评估治疗效果,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缓解患者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使病情趋于平稳[6-8]。同时,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工作责任心,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努力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本文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健康知识达标率大大提高。
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过程中,护理人员改变以往盲目性、机械性执行医嘱,随意性护理的现象,每天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知识、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临床路径指示对患者实施有计划、预见性、科学性的治疗护理,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说教,让患者能够主动参与治疗护理中。这种模式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临床并发症和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效避免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遵循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各项护理措施,并在路径表上打钩并签名已执行的护理内容,使各项护理计划、措施及护理评价清晰明白,从而减少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时间,从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患者,真正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满意度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能够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相互促进,改善护患关系,减少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卫志天.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6,35(6):530-531.
[2] 刘卿.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2691-2692.
[3] 方唯一.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直接介入治疗研究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6,12(5):201.
[4] 郑凤兰,王晓莉,王琳,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19):19-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