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1232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肖湘君 朱勇 刘鸣江
第1页

    参见附件(2045KB,2页)。

     治疗组则采用VSD技术治疗,采用由武汉VSD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VSD高分子泡沫型合成敷料(VSD敷料),其内有2条仅一端有孔的硅胶引流管,一张黏合性强的聚胺甲酸乙酯薄膜。依据患者创面的情况在清创处理后,将VSD敷料修剪成与创面大小、形状基本一致,敷于创面或贴于创腔内,使其放入后能充分贴合整个创面,将硅胶引流管由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约3 cm处引出,用酒精棉球清洁创面周围的皮肤后缝合固定边缘,再用聚胺甲酸乙酯薄膜覆盖封闭VSD敷料、硅胶引流管及其周围正常皮肤3 cm以上。引流管接高负压吸引装置,保持高负压封闭引流状态,调整并维持高负压在50~80 kPa,以敷料收缩变为扁平,引流管凸显触之变硬且有液体引流出为度(参见文献[4])。并随时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及维持高负压,适当地给予敏感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持续负压引流7~10 d后,取出敷料观察,若肉芽组织生长旺盛新鲜,即可行自体植皮;创面较大者或是创面有分泌物,则需重新更换VSD敷料,继续负压引流,直至肉芽生长良好,再行植皮术。

    1.3 观察指标

    于术后第7天开始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渗出、死腔情况发生及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等创面的形态学情况;创面行植皮、缝合及皮瓣转移等Ⅱ期手术的合计手术处理时间;以毫米方格纸法计算治疗后的创面面积;记录患者换药次数及总住院时间等。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7 d后肉芽组织生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创面未有明显的渗出,未残留死腔,肉芽组织生长旺盛新鲜,无水肿;对照组治疗7 d后创面仍有渗出,并残留有死腔,且肉芽组织生长不甚明显。

    治疗组创面修复时间为7~10 d,平均(8.3±1.5)d;对照组修复时间为9~17 d,平均(13.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的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未出现因使用VSD敷料引起的严重局部或全身术后并发症、过敏反应及其他不适症状,但出现2例引流通路不畅及创面负压不够1例,分别采取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并增强负压等措施后情况稳定,无患者出现并发感染;对照组患者有3例发生创面感染,且不愈合,加强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后情况好转。治疗组患者感染情况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创伤后的创面极易被感染,因此需为治疗建立适宜的生理环境。常规的换药治疗使患者在换药时承受极大的痛苦,而冲洗引流并未对肉芽组织的生长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且还会造成极高的坏死率。

    VSD技术是一种由内置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组织损伤的创面,再利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建立一个密闭空间,通过可控负压促使创面快速愈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机制为[5]:能避免常规引流点接触创面导致的引流局限,形成全创面引流;代谢物及毒性产物在高负压的作用下,可清除彻底,减轻毒物的重吸收,避免二次感染;通过愈合创面,阻止形成残留死腔。武汉VSD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更是自主研发出新型VSD敷料,该敷料是一种高分子泡沫型合成敷料,形似海绵,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而无免疫活性,且吸附性与透水性极强[6]。此技术能有效地避免创面感染,加强引流创面的迅速清洁,使引流区的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加快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使引流区加速愈合,方法简单有效。

    本文通过对患者采用VSD技术修复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观察结果可看出,采用持续VSD术修复治疗复杂创面,不仅能有效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减小创面面积,还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换药治疗,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松峰.负压封闭引流配合胫骨皮瓣治疗小腿创伤性骨皮缺损[J].中国临床研究,2011,3(1):64,66.

    [2]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125.

    [3]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

    [4] 李学拥,李望周,李跃军,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敷料下的正压及其产生机理[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