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粒子与假体松动的研究进展(1)
如今,关节置换是全球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骨关节炎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能达到解除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随着患者长时间行走,使用人工关节可以产生假体松动等重要并发症,这也是导致假体置换手术失败和再手术翻修的主要原因之一[1],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生理痛苦,而松动的假体晚期患者治疗方法是必须行关节翻修手术,其手术风险大、难度高、费用多。假体置换手术术后在假体周围可以存在大量的磨损颗粒和巨噬细胞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可以趋化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强,同时影响成骨细胞,导致骨形成受抑制。而这些磨损颗粒可以影响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所以磨损颗粒是假体松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假体周围粒子与关节假体松动关节周围骨溶解的发生机制作如下综述:1 磨损颗粒的产生和种类
关节置换后随着假体的使用,可以在假体周围形成多种磨损离子,主要有聚乙烯颗粒(UHMPE)、骨水泥颗粒(PMMA)、钛合金微粒等。随着假体的相互摩擦和腐蚀可以在关节周围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量不等的磨损颗粒[2]。不同的假体材料所产生的磨损颗粒的量也是不同的,林凤飞等[3]通过研究发现,陶瓷对陶瓷的假体头与臼之间年磨损明显小于金属头对高分子聚乙烯臼的年磨损;而磨损颗粒与骨溶解是密切相关的,Yan[4]等研究发现,只有直径小于10 μm的颗粒才可以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大于10 μm的颗粒由多核巨噬细胞所包裹,所以前者产生的炎性介质明显多于后者。磨损颗粒的直径在0.3~10.0 μm之间的生物活性是最高的。从髋关节翻修手术中提取的磨损颗粒大小也均在1 μm左右。研究发现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磨损颗粒数量大于1×1010/g骨溶解才会发生,所以由磨损颗粒是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