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托槽结合不同的支抗方式关闭拔牙间隙的实验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
1.2 实验方法
Typodont模型按直丝标准弓形,在45°C恒温水浴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内逐步排齐整平,从0.014〃(0.356 mm)NiTi丝逐步换至0.019〃×0.025〃(0.457 mm×0.635 mm)NiTi丝,然后用0.018〃×0.025〃(0.457 mm×0.635 mm)不锈钢方丝开始关闭间隙。并对上述排齐整平好的模型翻制硅橡胶阴模。将Typodont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2个模型,并按顺序将模型随机分组,所有模型在侧切牙远中的弓丝上制约5 mm高的牵引钩,B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与切牙远中牵引钩镍钛丝拉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A和C组采用切牙远中牵引钩与第一磨牙颊管间镍钛丝拉簧牵引,三组均加载75 g牵引力值,C组并模拟临床使用口外弓每侧加载300 g力值,每天约8 h,Typodont模型实验每小时约20 min。
QUICK自锁托槽Typodont模型,在蜡基托处雕刻一条从左侧第一磨牙到右侧第一磨牙的槽沟,槽沟内充填自凝树脂并延伸至模型的底面。微种植体拧进两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之间的自凝树脂中。ROTH直丝弓托槽Typodont模型,模拟临床口外弓进行水平牵引,并将外弓部分固定在支架上,通过Typodont上方金属架标记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水平位置。
1.3 间隙关闭量的测量
所有模型加载牵引力后,放入45℃恒温水浴箱水浴1 h,自然冷却。重复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间隙两侧最近点的距离,测量两次取均值,并计算出每组平均的每个小时的间隙关闭量。
1.4 模型分析
上颌中切牙以切缘中点作为测量标记点,上颌第一磨牙以近中边缘嵴中点作为测量标记点,通过Typodont上方的金属架,标记上中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水平位置。模型置于45℃恒温水浴箱内进行水浴,拔牙间隙关闭后取出模型,重新测量双侧中切牙及第一磨牙的水平位置,两侧取均值,前后两次数据相减,即可得出中切牙及第一磨牙水平向的位置变化值。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间隙关闭速度组间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Fisher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法;各组上颌中切牙舌侧移动距离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数据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P < 0.001),总体比较采用Brown-Forsythe近似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s T3法。采用双侧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间间隙关闭速度、上颌中切牙平均舌侧移动距离和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距离的比较结果见表1。各组的间隙关闭速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65.936,P < 0.001)。两两比较,A组、B组的间隙关闭速度均显著高于C组(P < 0.05);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的上颌中切牙平均舌侧移动距离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91.028,P < 0.001)。两两比较,各组间均存在差异(P < 0.001)。各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距离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7244.369,P < 0.001)。两两比较,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01)。
3 讨论
自锁托槽矫正技术的出现,使轻力矫治成为事实。自锁托槽不仅激活牙周的改建能力,使牙齿移动速度加快,而且轻柔的矫治力也大大减少对后牙支抗的消耗。但对一些前突需要中强支抗的拔牙病例,支抗问题依然存在。以往常选择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但口外弓需要患者配合,经常会出现不遵医嘱佩戴,导致支抗丧失,疗程延长,疗效不理想。微种植体是有效的正畸支抗,且体积小,操作简便。本实验研究自锁托槽结合不同的支抗控制方法,对滑动速度的影响,寻找间隙关闭速度最快,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案。
本实验结果发现,A组拔牙间隙的关闭速度比B组快,差异无意义,但A和B两组明显快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对于需中重度支抗的拔牙矫治错颌畸形患者,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能保持自锁托槽排齐后扩大的牙弓[4],能维持自锁托槽低摩擦力优点并保护支抗不丧失;本实验结果中,A组拔牙间隙的关闭速度比B组快,考虑是A组拔牙间隙两侧的牙齿同时移动关闭拔牙间隙所致,所以A组的间隙的关闭速度虽然快,但支抗更易丧生。本实验还发现使用种植支抗,避免了口外弓对牙弓后部宽度的限制,使得自锁托槽的能够实现轻力矫治,在整个关间隙的过程,仅需一根平直的不锈钢方丝就可达到很好的矫治效果,显著加快了牙齿的移动速度,缩短疗程;而使用口外弓组,不仅限制了牙弓后部的宽度还使磨牙发生扭转,使自锁托槽的低摩擦力无法充分体现出来,移动速度减慢。
在本实验中B组的上颌中切牙平均舌侧移动距离最大(6.27±0.44)mm,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意义(P < 0.001),而A组上颌中切牙平均舌侧移动距离最小;B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距离最小为 (0.11±0.08)mm,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01) ,而A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距离最大。这说明自锁托槽对需轻度支抗患者可以不拔牙就达到不错的效果,但对于需中重度支抗的错颌畸形患者,支抗控制不理想。在本实验中,使用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可以达到绝对支抗效果,充分发挥微种植体支抗的优点,这与一些学者应用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结果一致[5-7]。本实验结果还说明使用口外弓支抗,不仅使牙齿移动过程摩擦力加大,牙齿移动速度减慢,而且支抗控制的效果也不太理想,与尹玉承等[8]对口外牵引装置的观点一致。
通过本实验证实,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拓展了治疗的范畴,使用轻力就实现了牙齿的移动,并在整个关闭间隙过程保持轻力,实现牙齿的快速移动,且可以很好的控制支抗,达到很好的矫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东辉,刘远航,陈萍,等.自锁托槽和传统直丝弓托槽在牙列排齐整平阶段的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6):901-903.
[2] 丁少华,蔡萍.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摩擦力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4):420-423.
[3] Harradine NWT. Self-ligating brackets:Where are we now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