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的锥形束CT影像学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
表2 上颌第一磨牙各项根管口间距指标(mm)
2.3 锥形束CT上颌影像
CBCT的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上颌图像,并通过轴线定位MB2,使我们通过锥形束CT影像能够清楚地找到MB2的位置。见图1。
3 讨论
多变的根管形态,尤其是后牙多根,对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困难。牙医需要熟悉不同根管结构,根管治疗才有可能成功。研究表明MB2的出现率受研究人群、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及评价标准的影响,在离体牙为51.5%~95.2%,在人体的研究则为18.6%~77.2%;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后,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出现率提高到71.2%。本实验中检出率最高为67.14%,最低为4.28%,平均为42.62%,略低于真实值,但远远高出X线片的检出率,说明锥形束CT在临床上的可信度大大超出X线片,医师可以根据锥形束CT的图像在根管治疗前不伤害牙体组织的情况下有效估计患牙根管变异程度和根管治疗的难易程度。
本实验中MB2出现率最高的为10~19岁和20~29岁组,最低为60~69岁组,原因很可能是牙本质的增龄性改变。虽然有研究认为,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可以使根管和根管口变得非常细小,但很少导致根管完全闭锁,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出现率与患者年龄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继发牙本质的形成,当根管横切面积减小到锥形束CT可分辨的最小值之下时,锥形束CT无法显示其结构,出现率的准确性降低。进一步提高对细小解剖结构的分辨率也是目前锥形束CT技术发展的方向。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30~39岁组开始MB2的出现率就大大降低了,这也提示继发牙本质在中年形成比较活跃。
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哪两个组MB2至MB、MB至P以及MB2至P的距离都很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一结果提示MB2的位置较为恒定,不随年龄变化,这也为临床上寻找MB2提供了方向。
锥形束CT具有极小的三维像素,可实现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成像功能,并且能够快速地获取图像,减少等待时间,迅速获得最全面的口腔及上下颌视图,三维立体结构影像,利用更多灰度提高细节分辨率,增加对比度,提供高品质的影像效果。
[参考文献]
[1] Wolcott J,Ishley D,Kennedy W,et al.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s in endodontically treated and retreated maxillary molars [J]. J Endod,2002,28(6):477-479.
[2] Imura N,Hata GI,Toda T,et al. Two canals in mesiobuccal roots of maxillary molars [J]. Int Endod J,1998,31(6):410-414.
[3] 孙书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