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2232299
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在附子不同炮制法中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变化。 方法 分别采用江西建昌帮法、樟树帮法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法制备附子炮制品,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其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 结果 3种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建昌帮法:(2.13±0.26),(6.78±0.18),(11.26±0.97) μg/g;樟树帮法:(2.35±0.39),(3.23±0.88),(8.09±0.92) μg/g;中国药典法:(1.43±0.18),0,(1.68±0.23) μg/g。 结论 建昌帮煨制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总含量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总含量要高,这为建昌帮炮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根据。

    [关键词] 炮制;附子;生物碱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b)-0027-02

    附子是临床常用的急救类中药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功能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具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1],药物分类学中属于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临床上多用其炮制后的产品。因为附子的炮制方法有很多种,加工工艺也各有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