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2期
编号:12274443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实验针灸学中的运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第22期
     田岳凤等[5]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电针“内关”进行治疗。对心肌织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针刺“内关”组心肌组织损伤轻微,肌纤维正常走向,少量线粒体空泡变,肌丝无明显坏死、溶解。提示电针“内关”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对心肌呈现良好的保护作用。

    3 内分泌(相关性)疾病

    吴明霞等[6]首先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去卵巢手术方法),发现经针灸干预(主穴:大杼、命门;配穴:悬钟、足三里)后的骨质疏松大鼠骨基质密度均匀,骨胶纤维排列整齐,少数区域骨胶纤维较稀疏,粗细不一。骨基质中较幼稚的骨细胞明显增多,其核较大,蜕变的骨细胞较少,胞浆内见较多粗面内质网,嗜锇板层可见,成骨细胞较类骨质少,骨膜下成骨细胞无明显增生。蔡春梅等[7]建立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针刺(取穴:肝俞、肾俞、脾俞、睛明、太阳、风浊、足三里、百会)治疗,视网膜电镜检查结果显示,针刺组内皮细胞增殖不明显,管腔无缩小,周细胞无明显变性,基底膜略有增厚。提示,针刺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痛视网膜病变。逄紫千等[8]建立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针刺治疗组取肺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造模8周时,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尾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模糊松散排列紊乱;造模12周时,部分有髓神经纤维发生沃勒变性,轴索出现消失现象,髓鞘板层疏松呈不规则的膜样团块。针刺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比较,上述改变均减轻。
, 百拇医药
    4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1 脊髓损伤

    刘洁等[9]采用透射电镜对不完全性截瘫兔损伤脊髓神经元内线粒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模型(不完全性截瘫兔损伤)形成7 d后,电镜下见针灸组线粒体大小均匀,仅有少量肿胀;而模型组线粒体有严重肿胀,空泡化,数量减少。吴耀持等[10]建立神经根压迫症大鼠模型,并对大鼠进行针灸治疗。选穴为环跳、阳陵泉与受压神经根相应节段右侧的夹脊穴。结果示,电针组较模型组神经纤维周围充血、水肿及神经根纤维脱髓鞘变较轻,施旺细胞结构基本正常,并缓解神经内水肿。结果表明,电针可缓解受损腰神经根周围炎症反应,改善腰神经根超微结构。朱政等[11]采用针灸效应学体外实验方法对离体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电针治疗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其溶酶体较造模组少,而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微管、微丝较造模组明显增多。提示,电针可减轻损伤对星形胶质细胞中溶酶体的刺激,增强细胞器的蛋白合成和分泌功能。
, 百拇医药
    4.2 脑血管疾病

    关建军等[12]对大鼠进行血管性痴呆(VD)造模,针灸选穴: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膻中组成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海马CA1区的突触数密度(Nv)、突触活性区的面积密度(Sv)。结果显示,VD模型组较对照组Nv、Sv明显减少(P < 0.01),VD模型组较针灸治疗组Nv减少、Sv明显减少(P < 0.05)。实验说明,针灸可以显著提高VD大鼠大脑皮质CA区的Nv和突触活性区的Sv,是针灸促进大脑可塑性,保护脑损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符文彬等[13]在建立新西南兔脑出血模型,并对脑出血兔行针灸治疗,取穴:百会、水沟、双侧合谷与太冲穴。然后电镜观察兔脑细胞损伤情况。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后,镜下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胞核形态无明显异常,细胞器肿胀或轻微扩张,脂褐素稍增多,微血管管腔无狭窄,内皮细胞受损轻,基膜形态基本正常,无明显管周水肿病变。

    王鹏琴等[14]采用眼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进行治疗。电镜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明显轻于模型组。唐伟等[15]在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之前,对大鼠进行针灸预处理(取穴为双侧足三里)。发现针刺预处理组血管内皮细胞水肿较轻,紧密连接、基底膜结构尚完整,管周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水肿亦较轻。王黎等[16]建立VD模型,然后电针大椎、百会穴治疗。电镜检测发现,针刺组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胞浆内细胞器丰富;偶见内质网肿胀,有少量线粒体空泡样变化尚未恢复正常,脂褐素较多。杜亦旭等[17]在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后,采用电针百会、大椎穴对脑缺血大鼠进行治疗。观察缺血区大脑皮质突触的结构、Nv、Sv的变化规律以及电针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电针组Nv、Sv于1 d后较缺血模型组显著性升高(P < 0.01),3 d、1周后进一步升高(P < 0.001),与假手术组相仿。提示电针从早期即可抑制脑缺血后的Nv、Sv,并在恢复过程中促进其尽快地修复。电镜检查为电针在不同时间段促进突触重建和脑缺血恢复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http://www.100md.com
    4.3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

    周华[18]、杜艳军等[19]在建立大鼠老年性痴呆之前,用针灸取大鼠百会穴和肾俞穴进行预处理。结果显示,针灸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细胞核染色质分部基本正常。提示预电针和预艾灸对于AD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少神经元的损伤,以预电针和预艾灸联合运用疗效最佳。罗松等[20]选用老年大鼠,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对大鼠进行电针治疗。选穴:百会、涌泉、太溪、血海,治疗结束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电针后Nv较模型组明显增大,而Sv较小,与正常结构相似。大鼠海马CA3区突触Nv、Sv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 < 0.01)。海马CA3区突触连接带平均面积:电针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 < 0.01)。结果显示:电针能有效地使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阻止海马神经元突触的退变。

    4.4 海洛因成瘾

    张荣军等[21]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与模型组和药物组相比,针灸组(针刺百会穴,艾灸肾俞穴),大鼠脑前额皮质(PFC)线粒体、核糖体数目略有增多,线粒体嵴比较清楚,粗面内质网数量相对增多,但有轻度扩张,核膜间隙正常。

    4.5 抑郁症

    符文彬等[22]在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基础上,针刺组大鼠造模后针刺合谷穴、太冲穴。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相对较轻,神经元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认为针刺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所造成的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之一。, 百拇医药(陈永 龚安 高运乐 等)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