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274375
现代护理模式在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5日 谭志明 汤日杰 李美璐 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 术中关怀 患者被接到介入治疗室后,面对陌生的环境,通常会产生紧张甚至恐惧心理,如治疗室内造型独特的血管造影机,工作人员特别的服饰:防辐射的铅衣、铅帽、铅围脖等,都会使患者心理压力加大,更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此时护理人员热情的微笑、亲切的语言、轻柔的举止、认真的操作都会在无形之中使患者感到安全、温暖乃至圣洁的舒适感。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患者情绪变化,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悉心指导,如疼痛时可嘱患者张口深呼吸以缓解[5],恶心呕吐时头侧向一边以防窒息等,主动关心、体贴和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倾听其主诉,做耐心的解释,使患者情绪稳定,保持心理平衡,同时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多使用安慰性语言及积极性语言鼓励患者,使患者在介入室陌生的治疗环境中得到全面关怀与指导,使身心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下配合介入治疗。

    1.2.3 术后指导及随访 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配合是治疗的基础,也是护患沟通的桥梁,护理人员要通过良性的护患沟通,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因此在介入治疗完成后,除做好基础护理外,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患者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恢复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护士无论在言语上或行动上都该多给积极的暗示。要耐心鼓励、劝患者多饮水,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软食为主,以加速体内毒性物质的排出速度,改善肾脏功能,减轻全身症状。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可能会畏寒、发热、疼痛等,此时应耐心向患者说明此副作用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所致,一般持续4~6 d后会自行缓解[5]。术后要勤巡视患者,多倾听并重视患者的主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及恢复期的注意事项,同时可将对患者的关怀和同情延续到医院之外,通过随访,了解患者使用化疗药及造影剂后的副作用,了解疾病的康复情况,经过相互交流加深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理解、信任,从而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的护患关系。

    1.3 评价指标

    对比A、B两组肝癌患者TACE围术期的精神状态、手术合作程度、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估两种护理模式的不同效果。护理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采用“因素法”,是将被评估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分为若干因素或要求,把每个要素的评分又分为3个等级(好、中、差),观察指标有:精神状态分为情绪乐观、稳定和不安,手术合作程度分为术中合作满意、尚能配合和不配合,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为满意、部分满意和不满意[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模式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精神状态、手术合作程度、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对比分析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分析见表2。

    3 讨论

    本文通过A、B两组比较研究发现,通过现代护理模式的实施,A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平稳,介入术中配合满意,家属满意度高,从而消除了患者的顾虑,使介入治疗的疗效比B组更佳,同时术后的不良反应降低。充分体现了围术期实施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性,值得作更深入的探讨。而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肝癌的介入治疗过程、预后及康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能够坦然面对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当多数患者因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产生情绪波动时,护士耐心的解释、细心的照顾,都能让患者倍感安慰,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其早日康复,通过主动、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重建自信,乐观理性地面对未来[3-4]。实施现代护理模式护理后,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明显升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接受现代护理模式护理之后,其生存质量明显优于B组,由此可见,现代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护理人员对肝癌患者在围术期以现代护理模式对其从生理、心理、社会家庭、精神、文化、疾病知识等方面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针对患者的负性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在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也要参加适量活动,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以积极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同时对家属实行同步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知识指导,让家属对后续治疗有更多的了解,为患者提供细心照顾,尽量提供足够的经济费用,让患者安心配合治疗[6]。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不再是简单的机械式操作,而是需要针对患者不同时期选择最恰当的心理干预,使患者每个阶段均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配合治疗。为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使患者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和支持,消除其思想顾虑,从而促进介入治疗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患者恢复术后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还有利于建立护患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关系[7]。

    [参考文献]

    [1] 易建红.肝癌介入前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8):3808.

    [2] 嵇晓宇,嵇晓琳.护士的知识结构与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J].河北医学,2002,8(3):265.

    [3] 张玉红,何虹.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18-19.

    [4] 张庆兰.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24-225.

    [5] 王彦,王子轩,刘志梅.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