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333587
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高坤 马宁 缪中荣 赵性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其中狭窄位于基底动脉17例,颅内椎动脉25例。 结果 本组41例成功置入支架,1例因支架无法到位而未能完成手术,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7.6%(41/42)。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41),其中,卒中率为2.4%(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2.4%(1/41),无死亡病例。对41例手术成功患者临床随访2~8个月,效果良好,无新发卒中及TIA发作病例。 结论 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颅内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Apollo支架;血管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52-0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狹窄研究结果显示,抗血栓药物治疗重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两年内同侧脑血管意外发生率约为25%,药物治疗效果不尽满意;同时,颅外-颅内动脉旁路术(EIAB)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外科手术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狹窄方面亦未显示出优于药物治疗的效果。而栓塞或支架等血管内治疗方法,由于其微创和血管重建确切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另一重要选择。近年来,由于新型颅内支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以及术前对病变的充分评估、围术期管理经验的积累,使得该项手术的技术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症显著降低。笔者于2011年11月~2012年5月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了4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 70%)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48~73岁,平均58岁。42例患者均有典型的缺血表现,包括头晕、耳鸣、复视、跌倒发作、困乏、肢体麻木、四肢无力等。42例中32例患有高血压,12例患有糖尿病,18例有高脂血症,29例有吸烟或饮酒史,9例有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常规进行脑CT、MRI、MRA、经颅多谱勒(TCD)和脑血管造影。大部分患者进行了CT灌注成像检查,同时完善血常规、凝血、胸部X线片、心电图、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1.2 纳入标准

    ①术前14~90 d内有与颅内椎-基底动脉动脉狭窄有关、内科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②病变血管狭窄程度≥70%;③狭窄长度< 15 mm;④狭窄两端正常血管直径在2~4 mm;⑤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9分;⑥患者至少有一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高同型半光胺酸血症、吸烟史);⑦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②病变血管供血区6周内有出血史;③伴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颅内肿瘤;④心、肝、肾功能衰竭;⑤缺血性卒中发病< 14 d或30 d内有外科手术史或创伤史;⑥对阿司匹林、硫酸氢氯毗格雷或造影剂过敏;⑦6个月内有消化道出血史;⑧无合适的血管入路。

    1.4 术前治疗

    术前3~7 d口服阿司匹林(100~300 mg/d)和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纠正危险因素;术前2 h持续静脉泵注尼莫地平。

    1.5 手术操作

    全麻下,肝素抗凝后采用股动脉入路,置入6 F动脉鞘,利用导丝导管技术将6 F引导导管(MPD ENVOY Cordis/波科)置于患侧椎动脉V 2段或颈内动脉颅外段远端。在路径图指导下,将0.014-inch微导丝通过狭窄段置于病变远端,置于能够提供球囊和支架传送系统足够支撑力的合适部位,若需要预扩张,则通过微导丝,将扩张球囊送达狭窄段进行扩张。然后选择规格合适(直径≤靶病变远端正常血管直径,长度较靶病变长1~2 mm)的Apollo支架(上海微创公司),沿导丝将支架跨狭窄段准确覆盖病变后缓慢充盈释放,释放压≤6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 = 1.013×105 Pa)(图1)。实时行造影复查血管开通情况,必要时,可再次行支架段球囊扩张。术后48 h内,血压控制在(90~120)/(60~80)mm Hg(1 mm Hg=0.133 kPa)。

    1.6 狭窄程度计算

    参照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经典测量[1]方法如下:狭窄率=(1-D狭窄/D正常)×100%,其中D狭窄指的是狭窄最严重处的动脉直径,D正常是指狭窄近端正常动脉的直径。

    1.7 术后处理

    术后48 h内,血压控制在(90~120)/(60~80)mm Hg。术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300 mg/d)和硫酸氢氯毗格雷(75 mg/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