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28663
焦虑症伴发失眠与原发性失眠患者觉醒水平比较与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马国重 蒋晓江 乐发国 冯正权 刘雅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比焦虑症伴发失眠与原发性失眠患者过度觉醒水平,探讨焦虑症伴发失眠特点。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例正常睡眠者、25例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及2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脑电频谱、24 h尿游离皮质醇数据。 结果 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及原发性失眠患者心率变异性低频/高频(LF/HF)、24 h尿游离皮质醇浓度、脑电谱频theta、alpha、sigma、beta、gamma相对功率值均高于正常睡眠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率变异性高频(HF)、5 min平均心率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脑电谱频delta相对功率值均低于正常睡眠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心率变异性低频/高频(LF/HF)、24 h尿游离皮质醇浓度、脑电谱频beta、gamma相对功率值均高于原发性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率变异性HF、SDANN、SDNN、rMSSD、pNN50、脑电谱频delta相对功率值低于原发性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焦虑症伴发失眠与原发性失眠患者均存在过度觉醒,其中,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过度觉醒水平比原发性失眠患者高。

    [关键词] 失眠症;焦虑症;过度觉醒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029-03

    目前相关失眠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原发性失眠,而伴发于焦虑症的失眠却研究甚少。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过度觉醒,通常采用心率变异性、脑电频谱、尿游离皮质醇变化反映机体觉醒水平[1-2]。本文通过对正常睡眠人群(Normal sleep ,NS)、原发性失眠患者(primary insomnia,PI)及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anxiety insomnia,AI)的心率变异性、脑电频谱功率值、24 h尿游离皮质醇浓度对比与分析,来初步探讨焦虑症伴发失眠的可能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6月~2012年5月71例大坪医院睡眠门诊、住院患者及门诊体检人群资料,将其分为三组,其中,PI组26例,男9例,女17例;AI组25例,男10例,女15例;NS组20例,男8例,女12例。纳入标准:①PI组及AI组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相关标准诊断,夜间多导睡眠监测总睡眠时间< 6 h,入睡潜伏期> 30 min,睡眠效率< 80%。②NS组夜间多导睡眠监测总睡眠时间> 6 h,入睡潜伏期< 30 min,睡眠效率> 8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13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分。③各组受试者无影响皮质醇分泌的疾病(如库欣综合征、异源性ACTH综合征、艾迪综合征),无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冠心病),无高血压、糖尿病。④各受试者测试前1周无服用精神药物、影响心率药物、影响皮质醇分泌药物,无饮用酒精性饮料、含咖啡因饮品及茶类饮品。经统计分析,三组间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24 h尿游离皮质醇检测 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ccess皮质醇试剂盒对尿液进行顺磁性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测量受试者24 h尿液总容积,并充分混匀后,取其中5 mL作为检测样本。

    1.2.2 心率变异性分析 采用重庆康如来公司MK-TCH型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对受试者进行心电监测,监测时间> 23 h,测试时嘱患者不得过度走动,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呼吸平稳,按照CMF、CM1、CM5三通道方式按放电极,使用康加来公司相关配套软件进行分析。时频指标包括:RR间期标准差(SDNN)、爱丁堡指数(pNN50)、5 min平均心率标准差(SDANN)、相临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频谱指标包括:低频(LF,0.04~0.15 Hz)/高频(HF,0.15~0.40 Hz)比值、高频。

    1.2.3 脑电频谱分析 采用澳大利亚康迪32导E型睡眠监测仪对受试者进行整晚监测,电极按放参照国际10-20系统标准,脑电采样频率为265 Hz,监测房间保持安静、遮光、恒温(18~25℃)。第1晚受试者在监测室进行适应性睡眠,以排除“反首夜效应”及“首夜效应”影响;第2晚受试者按日常作息规律入睡,取第2晚睡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在使用profusion软件初步分期的基础上,由一名技师按照成人睡眠分期标准(2007美国睡眠医学会睡眠及相关事件评分手册)对各睡眠分期进行纠正与确认,将睡眠分为非快眼动期(包括1、2、3期)与快眼动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9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