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28609
消渴安胶囊和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覃俏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IGT是糖尿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被认为是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的遗传因素及摄入热量过多、肥胖等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发β细胞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所致[3]。国内有研究表明,每年有7%~21%的IGT患者转变为糖尿病[4]。近年来,由于IGT发病率逐年上升,故早期对IGT进行干预,对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大量研究证明,IGT属于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糖尿病与中医学中的消渴病基本一致。近年来的中医学研究表明,肝气郁结是导致IGT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对糖尿病的转归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慎斋遗书·消渴》有云:“不节喜怒,病虽逾犹而发作。”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奇病论》中有:“五味入口藏于胃……此肥美之所发也……肥者令人内热……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脾失健运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之关键。情志失节,久之则肝气疏泄失常,肝郁气滞;疏泄过之,则肝气上逆;均易使脾胃运化失健,甚至脾胃亏虚,而脾胃亏虚易为肝气所乘。脾失健运,精不能散,精微郁于血中,不能化生气血而营养全身,反以小便而去,故发为消渴。现代医学已证实,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等均能使升血糖激素和促抗胰岛素激素增加,使胰岛β细胞负荷加重,造成胰岛素抵抗,致使代谢异常。若此种状态持续存在,易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甚至凋亡,引发IGT。传统中医中的肝失疏泄、肝郁脾虚与IGT的病因和病机基本一致,认为IGT的病因主要为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病机主要为肝郁脾虚。故在中医治疗中,应以疏肝健脾为主,辅以清热活血、益气养阴治疗。

    消渴安胶囊中柴胡有疏肝解郁作用,白芍、当归活血化瘀,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荔枝核行气解郁,疏肝散结,已有研究证明其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机制类似于双胍类降糖药[5];山药养阴涩精;黄连清热燥湿;炙甘草益气补中;苍术运脾燥湿;玄参、丹皮养阴清热散瘀;黄芪健脾补气升清[6];苦瓜粉泄热降糖,已有研究证明苦瓜中含有类胰岛素蛋白,能促进胰岛素β细胞功能,并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7]。苍术配玄参具有降血糖作用,黄芪配山药具有降尿糖作用。诸药合用,苦辛凉润宜通,达到了疏肝健脾、清热活血的作用,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进而减少升血糖激素和抗胰岛素激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素β细胞功能障碍,达到治疗IGT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消渴安胶囊治疗IGT有效率为83.7%,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P < 0.05),与应用西药阿卡波糖片的临床效果相当(P > 0.05),从而达到早期干预治疗的目的,对糖尿病的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研究中应用消渴安胶囊治疗IGT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避免了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药物治疗IGT的安全性,更适合于长期治疗。

    综上所述,应用消渴安治疗IGT能达到与阿卡波糖片同样的治疗效果,同时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于IGT的治疗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李春霖.糖耐量减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16(3):122-124.

    [2] 冯凭.葡萄糖耐量减低[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6):345-346.

    [3] 王先令,陆菊明.糖耐量减低的病理生理[J].天津医药,2002,30(3):186-187.

    [4] 潘孝仁,李光伟,胡英华,等.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108-112.

    [5] 陈衍斌,武可泗,顾宜,等.荔枝核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