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院校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2)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2.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祖国医学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对自然环境具有依存性,人的活动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例如地理环境、四时气候、昼夜之别,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倡导人们应该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调配合理,体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即“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造化;善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1.2 脏腑功能活动的协调性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功能之间通过经络组成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人体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借助于经络系统连接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密不可分的整体,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故应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止疾病之传变。如见肝之病,应该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黄帝内经》中有“病在头者取之足”的论述。为上病治下、下病治上、左病治右、右病治左、内病治外、表病治里等治法提供了整体治疗的依据。
, http://www.100md.com
2.1.3 “形神共养”的整体观 “形神失养”或称“形神合一”或“形与神俱”的理论来自《黄帝内经》。“神”是指人的思想、思维;“形”即形体。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特征;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形神合一,则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反之,则容易患病。
2.2 “辨证论治”诊疗观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以便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治疗效果又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因此,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诊疗中的具体体现。
, 百拇医药
2.3 “审证求因”辨证观
审证求因又称治病求本,是在诊断过程中辨明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3.1 治病必求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是在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与现象是否一致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则,故又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治病求本的原则,体现在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两个方面。
2.3.2 正治与反治 正治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又称逆治。正治适用于病证的观象与本质一致。如寒证见寒象,热证见热象,虚证见虚象,实证见实象,治疗时宜分别采取寒者热之(针对寒证,采用温热性质方药进行治疗)、热者寒之(针对热证,采用具有寒凉性质方药治疗)、虚者补之(针对虚弱病证,采用具有补虚作用的方药治疗)、实则泻之(针对邪气已亢盛而正气未衰的病证,采用攻逐邪气的方药治疗)等治法。反治是指顺从疾病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究其实质,反治仍是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的治疗。如寒证表面见热象,热证表面见寒象,虚证表面见实象,实证表面见虚象。治疗时,又分别采用热因热用,即针对真寒假热证,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似热症状的治法;寒因寒用,即针对真热假寒证,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治法;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针对因虚而闭塞的真虚假实证,采用补益方药治疗具有闭塞症状的治法;通因通用,是指采用具有通利泻下作用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假象的病证,适用于热结旁流,食积泄泻,瘀血崩漏,湿热淋证。反治法仍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法则。
, http://www.100md.com
2.3.3 标本兼治 治病求本,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复杂或特殊疾病时,还需分清疾病的标本先后与缓急,分别采取“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法则。上述哲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均将产生重要影响。
3 倡导“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上工救其萌芽”,“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3.1 “未病先防”的预防观
“未病”不等于“无病”。“未病”通常指患病的因素已经存在或即将生病只是尚未出现症状。高明的“上工”,能够预见和分析出“将病”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防疾病出现,故将“治未病”中“未病”二字,应理解为“病将作”或“病将至”比较确切。故“上医”属于的养生医学或称早期进行干预的预防医学;“下医”是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
, 百拇医药
“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证治心传·证治总纲》)。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起居养生和药食同源等方面。
3.2 “即病防变”的治疗观
“即病防变”是指防止轻病向重病转变。一方面要辨别主要病因与次要病因,注重先急后缓,防治结合。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上工治未病”原文治法的举例。治病要做到“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是指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就不致使病情发展到严重或危险的境地。另一方面药避免因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引起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不平衡),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从而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产生疾病。
3.3 “起居有常,药食同源”的养生观
, http://www.100md.com(单宝珍 陈吉炎 王雪芹 马丰懿)
2.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祖国医学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对自然环境具有依存性,人的活动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例如地理环境、四时气候、昼夜之别,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倡导人们应该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调配合理,体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即“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造化;善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1.2 脏腑功能活动的协调性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功能之间通过经络组成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人体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借助于经络系统连接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密不可分的整体,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故应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止疾病之传变。如见肝之病,应该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黄帝内经》中有“病在头者取之足”的论述。为上病治下、下病治上、左病治右、右病治左、内病治外、表病治里等治法提供了整体治疗的依据。
, http://www.100md.com
2.1.3 “形神共养”的整体观 “形神失养”或称“形神合一”或“形与神俱”的理论来自《黄帝内经》。“神”是指人的思想、思维;“形”即形体。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特征;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形神合一,则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反之,则容易患病。
2.2 “辨证论治”诊疗观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以便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治疗效果又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因此,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诊疗中的具体体现。
, 百拇医药
2.3 “审证求因”辨证观
审证求因又称治病求本,是在诊断过程中辨明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3.1 治病必求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是在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与现象是否一致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则,故又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治病求本的原则,体现在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两个方面。
2.3.2 正治与反治 正治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又称逆治。正治适用于病证的观象与本质一致。如寒证见寒象,热证见热象,虚证见虚象,实证见实象,治疗时宜分别采取寒者热之(针对寒证,采用温热性质方药进行治疗)、热者寒之(针对热证,采用具有寒凉性质方药治疗)、虚者补之(针对虚弱病证,采用具有补虚作用的方药治疗)、实则泻之(针对邪气已亢盛而正气未衰的病证,采用攻逐邪气的方药治疗)等治法。反治是指顺从疾病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究其实质,反治仍是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的治疗。如寒证表面见热象,热证表面见寒象,虚证表面见实象,实证表面见虚象。治疗时,又分别采用热因热用,即针对真寒假热证,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似热症状的治法;寒因寒用,即针对真热假寒证,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治法;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针对因虚而闭塞的真虚假实证,采用补益方药治疗具有闭塞症状的治法;通因通用,是指采用具有通利泻下作用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假象的病证,适用于热结旁流,食积泄泻,瘀血崩漏,湿热淋证。反治法仍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法则。
, http://www.100md.com
2.3.3 标本兼治 治病求本,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复杂或特殊疾病时,还需分清疾病的标本先后与缓急,分别采取“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法则。上述哲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均将产生重要影响。
3 倡导“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上工救其萌芽”,“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3.1 “未病先防”的预防观
“未病”不等于“无病”。“未病”通常指患病的因素已经存在或即将生病只是尚未出现症状。高明的“上工”,能够预见和分析出“将病”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防疾病出现,故将“治未病”中“未病”二字,应理解为“病将作”或“病将至”比较确切。故“上医”属于的养生医学或称早期进行干预的预防医学;“下医”是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
, 百拇医药
“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证治心传·证治总纲》)。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起居养生和药食同源等方面。
3.2 “即病防变”的治疗观
“即病防变”是指防止轻病向重病转变。一方面要辨别主要病因与次要病因,注重先急后缓,防治结合。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上工治未病”原文治法的举例。治病要做到“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是指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就不致使病情发展到严重或危险的境地。另一方面药避免因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引起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不平衡),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从而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产生疾病。
3.3 “起居有常,药食同源”的养生观
, http://www.100md.com(单宝珍 陈吉炎 王雪芹 马丰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