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148
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吕晓静 刘静 田兴美 王春凤 包侠萍 申秀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对大鼠血流变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显著升高,表明造模成功。新癀片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其降低血黏度的作用与复方丹参滴丸相当,强于吲哚美辛。见表2、3。

    2.3 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新癀片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减少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阳性药复方丹参滴丸及吲哚美辛也能显著减少大鼠血小板聚集率。与吲哚美辛组比较,新癀片高、中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新癀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复方丹参滴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 对大鼠肝组织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新癀片及吲哚美辛能显著减少肝组织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凝固因子Ⅲ、A型内皮素受体、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的基因表达。见表5。3 讨论

    以直流电直接刺激血管,可致粗糙的血管内膜损伤,暴露胶原组织,同时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且可释放组织凝血活素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血栓。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能被红细胞吸附,从而在红细胞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导致红细胞聚集,出现微循环障碍。另刺激血小板引起血小板聚集,亦可促进血管内的凝血与血栓的形成。试验结果显示,新癀片能显著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减少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PAF受体结合而引起血小板聚集,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释放,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结果显示,新癀片能减少PAF受体的基因表达,阻止了PAF与受体的结合。内皮素(ET)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有三种异构肽:ET-1、ET-2及ET-3,其中ET-1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强,是ET家族中最活跃的肽,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内皮素受体(ETR)有两种亚型ETAR和ETBR。ETAR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主要受体,研究表明,ETAR对人血管收缩的贡献比ETBR大两个数量级,因次内皮素是引起人血管收缩主要是由ETAR介导的。纤维蛋白原(Fg)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凝血因子直接参与凝血,也可以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激活血小板,促使血小板聚集,从而加速血栓形成。Fg由α链、β链、Y链组成,其中β链的合成被认为是Fg合成的限速步骤,与Fg表达密切的相关基因都位于β链的上游起动子区域,如β-148C/T、β-455G/A等。研究表明,当β-455位于A点时,β链的转录增加了1.2~1.5倍,从而加速了Fg的表达,进而可能影响血栓的形成。结果表明新癀片能显著减少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内皮素A型受体、纤维蛋白原β链的表达。

    因此新癀片的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凝固因子Ⅲ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原表达,改善血浆黏度及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全血黏度;减少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A型内皮素受体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素发挥缩血管活性,改善血流灌注。由于新癀片中还含有多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成分,还可能会通过其他途径发挥活血化瘀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魏伟,吴希美,李元健.药理学实验方法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63-1088.

    [2] 车薇,李霞,梁艳.大鼠实验性血栓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2):1045-1050.

    [3] 刘超,王静,杨军.赤芍总苷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2000,23(9):557-560.

    [4] 刘岳松,张永和.三苦滴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8-19.

    [5] 陈冬梅,陈凯,汪海.吗啉环和哌嗪环类衍生物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分子机制[J].药学学报,2003,38(9):641-645.

    [6] 赵万红,曹勇孝,刘静,等.芦白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J].中成药,2003,25(6):480-483.

    [7] 黄丽萍,陈玉君.内皮素受体的异常表达与疾病[J].医学综述,2009,15(24):3720-3722.

    [8] 董武松,李馨欣.内皮素-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39(3):153-156.

    [9] Iglarz M,Clozel M. Mechanisms of ET-1-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7,50(6):621-628.

    [10] 谷月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4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