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对心肌再灌注作用的研究(1)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对心肌再灌注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符合STEMI诊断标准的患者127例,分为抽吸组(52例)与直接PCI组(75例),分析两组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分级(TIMI)水平、冠脉罪犯血管血流校正计帧数(CTFC)、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C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栓抽吸组显著优于直接PCI组(P < 0.05)。 结论 急诊PCI中进行血栓抽吸可有效地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 急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抽吸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c)-0064-03
几乎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在于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target-related artery,IRA)完成血运重建、恢复心肌再灌注。大量的随机研究均证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1],但是目前PCI存在一个较棘手的问题——冠状动脉血栓。冠状动脉血栓的发生常常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无复流及心肌灌注不佳。目前血栓抽吸是常用的处理冠状动脉内血栓的治疗措施,但部分研究显示了血栓抽吸装置的临床应用局限性,笔者在急诊PCI术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装置处理冠状动脉内血栓,并用计帧法进行测定,旨在明确血栓抽吸装置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标准的患者127例,其中男93例,女34例,平均年龄(60.3±11.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国际通用诊断标准且发病在12 h以内的STEMI患者;②冠脉造影非冠状动脉远段病变(病变位于冠脉近段或近中段);③血管无严重迂曲及钙化;④梗塞相关血管直径≥2.5 mm;⑤病变部位为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⑥冠脉内有大量血栓影或提示有冠脉内血栓的形态特征;⑦患者知情同意。排除下述情况:①罪犯血管为左主干病变;②造影时罪犯血管血流已经达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分级(TIMI)-3级;③介入手术未成功(包括导丝、球囊不能通过病变);④合并其他不适宜急诊介入治疗的疾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127例患者经随机分组,应用血栓抽吸装置的为抽吸组,共52例;其余75例为直接PCI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并发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入院到PCI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冠脉造影与血栓抽吸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各300 mg,术中给予肝素10 000 U。常规进行冠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动脉。抽吸组:采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首先将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意大利Invatec公司)沿PCI导丝送至冠脉开口处,排气后用自带注射器与血栓抽吸导管尾部连接,并将抽吸导管远端送至血栓病变近端,缓慢前送导管同时负压抽吸,然后再由远及近地同样保持持续负压状态抽吸,可能需反复抽吸方能抽吸出肉眼可见的血栓或碎屑,最后在退出抽吸导管时保持负压,避免血栓或碎屑被推注入指引导管内。重复造影观察冠脉病变残余狭窄程度,直接植入支架,或在仍有严重狭窄情况下经球囊低压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直接PCI组:经造影明确病变后常规方法植入支架。
1.3 校正TIMI帧数(CTFC)测定方法
应用GE 3100IQ 血管造影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采集速度为15帧/s。CTFC是记录第一帧和最末帧之间的帧数。第1帧需满足:造影剂完全或近乎完全充盈冠脉起始部并接触到冠脉血管壁的两侧,能见到造影剂开始前向运动。最末帧定义为造影剂进入到远端分支血管并使特定的解剖标志显影,前降支(LAD)标志是远端心尖处“八”字分叉;回旋支(LCX)是包括病变部位在内的最远端钝缘支分叉;右冠脉(RCA)一般选取第一后降支发出后左室后侧支的第一个分支。由于和LCX、RCA相比LAD较长,参考Gibson等[2]的方法将LAD的帧数除以1.70,即为CTFC。测定时一般由两位职称相当的医师独立进行计数,取其均值。通过自动分析工具测量自冠脉开口至解剖标志血管长度,计算血流速度(长度/帧数)。
1.4 术后评价
由2名职称相当的高年资医师观察患者术后血流TIMI分级情况、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临床随访1个月,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5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资料情况比较
抽吸组与直接PCI组比较两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梗死部位、罪犯血管、术前心功能分级、血管开通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3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