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原位胶化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1)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制备罗红霉素原位胶化滴眼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以硼酸为渗透压调节剂、海藻酸钠为胶化剂制备滴眼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罗红霉素含量,测定波长为482 nm。 结果 所制得的制剂为无色澄明液体,鉴别、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规定;罗红霉素线性范围为15~60 mg/L(r = 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 = 1.87%,n = 3)。 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质量稳定可控。
[关键词] 罗红霉素;原位胶化滴眼液;制备;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c)-0125-02
罗红霉素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内的抗菌活性比红霉素要强1~4倍[1],其作用机制为大环内酯刺激带着肽链的tRNA,使其在肽链伸长过程中从核蛋白体解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常见致病菌[2]。淋球菌和嗜肺军团菌对罗红霉素的MIC90均约0.25 mg/L,对类杆菌属的MIC90为24 mg/L,对梭菌属的MIC90为3.3 mg/L,肺炎衣原体MIC90为0.25 mg/L,肺炎支原体MIC90为0.03 mg/L,溶脲脲原体MIC90为1 mg/L[3]。对于由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病原体所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咽炎、喉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作为首选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4]。眼部药物传递系统作为控制释放领域的重要分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眼部的有效保护机制与高密度的敏感性促使人们开发安全合理的给药系统[5]。为延长药物在眼内的生物利用度及作用持续时间,笔者选用罗红霉素为模型药物,通过实验将其制备成原位胶化滴眼剂。给药后药液与泪液中的Ca2+等阳离子接触迅速转型为凝胶,能有效延长药物停留时间,增加疗效。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V2102C型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UNICO),81-2型磁力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pHS-3数字式酸度计(金坛市国旺实验仪器厂)。
1.2 试药
罗红霉素(湖北兴银河化工有限公司,批号:091102),罗红霉素对照品(河南省药检所提供,批号120221-200901,含量97.8%),海藻酸钠(佳麦化工有限公司,批号100311);硼酸(湖南华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117),其余辅料为药用规格,试剂为分析纯。水选用注射用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与制备
2.1.1 处方 罗红霉素1 g;海藻酸钠10 g;硼酸18 g;土温-80 20 g;尼泊金乙酯0.1 g;注射用水加至1 000 mL。
2.1.2 制备 取处方量海藻酸钠加水至100 mL,加热、搅拌使其溶解,静置备用;精密称取罗红霉素1 g、硼酸18 g用适量吐温-80研磨均匀,加入尼泊金乙酯0.1 g缓慢搅拌加入热注射用水使溶解。在迅速搅拌下将罗红霉素溶液缓缓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用浓度为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5.0~7.0,搅拌至均匀,抽滤,经滤器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100℃流通蒸汽灭菌30 min,无菌分装,即得罗红霉素原位胶化滴眼液。
2.2 性状
罗红霉素原位胶化滴眼液为无色澄明液体,其他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滴眼液项下之规定。
2.3 鉴别
2.3.1 性状鉴别 取本品加入适量浓硫酸5滴,缓缓摇匀,1 min内溶液颜色呈深墨绿色。
2.3.2 光谱鉴别 精密量取罗红霉素原位胶化滴眼液适量,用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使之溶解,然后加入50 mL硫酸,再用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为35 μg/mL。在(482±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4 含量测定
2.4.1 溶液配制 精密量取罗红霉素原位胶化滴眼液及罗红霉素对照品适量,分别置100 mL容量瓶中,加入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使之溶解,然后加入50 mL硫酸,用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定容,放置约50 min,备用。
2.4.2 波长的选择[6] 以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空白溶液,前平行测定作为空白。于200~520 nm波长范围扫描记录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罗红霉素于482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并且在此波长处辅料无吸收,因此确定测定波长为482 nm。
2.4.3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罗红霉素对照品15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浓度为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8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