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泼尼松治疗非重症药疹的效果(1)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氢化泼尼松治疗非重型药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非重型药疹患者125例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氢化泼尼松针剂2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对照组60例,予以地塞米松针剂5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滴,1次/d。分别于用药第4、7、10天后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125例患者10 d内均获临床痊愈,治疗组第4天痊愈率为58.5%,第7天痊愈率为89.2%,第4天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氢化泼尼松治疗非重型药疹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 氢化泼尼松;非重症药疹;地塞米松;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5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063-03
药疹又叫药物性皮炎,是药品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皮肤黏膜反应[1],为临床各科室常见的药物致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上市,引起药疹的药物亦不断增加,致敏药物也发生了变化[2]。临床上多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药疹,通常给药方式为口服或静脉注射。本研究观察了氢化泼尼松注射液(规格:2 mL∶10 mg,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治疗非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并与地塞米松静脉途径给药治疗作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5例均为2011年5月~2012年6月我科门诊或院内会诊的非重症药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17~64岁,平均38.5岁;病程0.5~7 d,平均2.6 d;药疹类型分别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26例、荨麻疹型21例、固定性红斑型12例、多形红斑型6例;致疹药物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排位:抗生素类共计39例(青霉素类17例、头孢类8例、喹诺酮类5例、大环内酯类4例、抗真菌药2例、其他3例),解热镇痛类药物共计12例(市售感冒药6例、复方氨基比林2例、去痛片2例、阿司匹林1例、保泰松1例),中成药5例,镇静催眠药3例,抗痛风药2例,其他4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62岁,平均36.5岁;病程0.5~6 d,平均2.4 d;药疹类型分别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25例、荨麻疹型19例、固定性红斑型11例、多形红斑型5例;致疹药物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排位:抗生素类共计36例(青霉素类15例、头孢类7例、喹诺酮类4例、大环内酯类4例、抗真菌药2例、其他4例),解热镇痛类药物共计11例(市售感冒药5例、复方氨基比林2例、去痛片2例、阿司匹林1例、保泰松1例),中成药5例,镇静催眠药3例,抗痛风药2例,其他3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病状况、药疹类型及致疹药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健康状况良好,在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排除标准:重症药疹(剥脱性皮炎型、红皮病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和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哮喘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精神病病史者;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患者;对治疗方案不依从者。
1.3 方法
治疗组予以氢化泼尼松针剂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针剂5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治疗至皮疹消褪后减少剂量或停药,不使用任何皮肤外用制剂及抗组胺药物,分别于治疗第4、7、10天复诊观察疗效,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皮损完全消褪;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皮损消褪≥60%;有效:症状有所改善,20%≤皮损消褪<60%;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新发皮疹,皮损消褪<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125例患者10 d内均获临床痊愈。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第4天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 < 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 > 0.05);治疗第7天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 > 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食欲增加、体重上升、心悸乏力等症状者7例,呃逆1例,血糖升高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38,P < 0.01)。
3 讨论
药疹的发生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免疫性机制是指药物作为变应原进入体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