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692078
事关身心,“双心医学”语境中的中西医“情志问题”(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10期
     2013年2月2日,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中西医结合双心医疗模式研究会上,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印生教授在发言中说,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血管的“心身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记者了解,在近些年方兴未艾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领域内,吴印生教授曾在“人的情志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方面有着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在这次研讨“双心医学”的专题会议进行期间,本刊记者就这方面的话题,对吴印生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从远古开始,盘点先贤们的“心身医学”履痕

    采访一开始,吴印生教授就直奔主题。他首先介绍说,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血管的心身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多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在发病中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常见有情绪的焦虑和抑郁。这一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学家的重视和关注。

    吴印生教授简要提出:“心理不平衡可促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反过来,心血管疾病又可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失衡。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密切相连的。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先贤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了。”吴印生教授首先谈及了中医学在这方面的认识。他接着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致病关系,并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等的观点,这应该算是“心身医学”最早的理论雏型。

    吴印生教授举例说:“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据史料记载,由于周瑜讨荆州惨败巴蜀,一气之下口吐鲜血而亡,临死之前还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此外,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愁白了头的典故,很多人也都知道。伍子胥之所以‘一夜白头’,实际上就是在楚平王的重兵追杀、又把守着他必须经过的昭关,忧思过度而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的……”

    吴印生教授的话题由上古时期的中国转到了国外:“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西方医学鼻祖、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作了关于心身在疾病发生中密切相关的论述。但人类把‘心身医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学术研究,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1920年,著名生理学家Cannon经实验证明了一种化学物质在情绪与器官功能的关系上担任了媒介,并称之为交感神经素、即肾上腺素。当外来压力引起个体情绪改变及应激反应时,表现出类似各种动物面临危及生命袭击时所作出的本能反应——‘战斗或逃跑’,由此分泌大量这类物质。他还认为,人在遭受压力时,可产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一系列反应,并将这种系列反应称之为‘全身性适应综合征’。如果这类综合征调节成功,就恢复平衡;一旦调节失败,就会产生疾病、衰竭甚至死亡。”

    吴印生教授认为:“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从实验的基础上由Dumbar医生提出了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的科学概念,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身医学会’,专门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这种概念一提出来,实际上就标志了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的诞生。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又提出:‘心理心血管病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开始专门研究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而‘心身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意味着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有了重要变化,并成为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明显标志,这也是医学科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结果……”

    中西医结合,提高“双心医学”认知度及诊疗水平

    在采访中,吴印生教授阐述说:“很多临床资料表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在发病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而且常有情绪的焦虑和抑郁。但目前的大环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已成为人类疾病的‘精神疾病时代’。虽然冠心病仍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但人类社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其产生机制、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欧美国家的冠心病发病率下降了50%,而我们国家急性冠心病的死亡率30年来从30%下降到5%以下。然而,随着知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冠心病一些不恰当的认识、恐惧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对冠心病的影响日益突出——比如说情绪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吴印生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情绪对心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大,焦虑、抑郁、某种性格特征、社会孤立以及生活精神的压力等心理社会因素,如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持久紧张的高负荷工作,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和血小板的活性,引起冠脉内皮的功能损伤,形成粥样斑块,促使冠脉狭窄,心肌缺血,即可引发冠脉痉挛和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我曾在2001年1月23日接诊过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因胸痛3小时入院,诊断为下壁AMI。ECG显示急性下壁心梗图形,肌钙蛋白及心肌酶测定均为阳性,经作冠脉造影,仅在造影中发现右冠状动脉痉挛,用硝酸甘油后缓解,并无狭窄病变,发病之前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北京阜外医院陈在嘉教授最近在《中国循环杂志》开辟《难忘病例》栏目,在‘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病例23)——‘冠状动脉痉挛痕迹——血管收缩环’的文章中,报告了一例67岁的男性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尸检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状粥样硬化程度极轻,在右冠状动脉纵切面的中段查见内膜有隆起环状皱褶4到5个排列成收缩环。有一组100例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尸检资料,其中95例冠状动脉内腔有明显狭窄病变,而有5例冠状动脉内腔正常或接近正常,后者是由精神因素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因此可以说,心理社会应激对心血管疾病的促发作用,绝不亚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传统的危险因素。” (刘志学 赵萌萌)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