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13期
编号:13164842
生化项目不确定度不同评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5日 梁结玲 袁耀钦 陈健发 徐艳红 陈运娇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随着我国对国外实验室管理规范的不断认识及实验室认可不断开展,量值溯源、测量不确定度等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政府在1999 年根据GUM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然而,国内外关于医学实验室是否有必要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争论仍较多,无论是评定测量前过程的不确定度或误差都很复杂。Westgard计算总允许误差时,也只是包括测量过程的偏移和不精密度。2002年澳大利亚生化学家协会(AACB)的测量不确定度工作组在公布的标准中提出认为医学实验室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只需考虑测量过程,国内有许多学者也认为临实验室宜先只评定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9-12]。

    目前,国内外评定常规项目不确定方法基本上都是将偏移的不确定度和从不精密度导出的不确定度作为合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本文是选择评价的四种方法也主要是从不精密度(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偏移(室间质量评价偏移、校准品赋值不确定度、校准验证偏移)作为合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从本文评价结果来看,方法A和C的评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方法上两种方法都采用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计算出的CVbias作为偏移的不确定度主要分量,方法A不精密度采用了批内重复性和短期(n = 30 d)批间重复性作为不确定度分量,而方法C采用长期(n = 180 d)批间重复性作为不确定度分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