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13期
编号:13164835
心理干预对合并抑郁情绪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5日 谢小玲 李汇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焦虑抑郁标准分和SF-36量表得分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而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等计数比较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与B组焦虑抑郁标准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情绪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2周,B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明显低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A组与B组焦虑抑郁标准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SF-36量表得分比较

    B组患者的SF-36量表中各维度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各界对患者的关注不仅仅停留于躯体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而且还开始关注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8-9]。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再入院率高的特点,患者患病后心功能严重不全导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既往研究多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指标全面评估的研究报道所见较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