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阿霉素免疫纳米微粒靶向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25日
聚电解质复合法,载药纳米微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给药
第1页 |
参见附件。
杨峰 黄国祥 袁淑仪 庞泓 王金林 龚时文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制备表阿霉素(E-ADM)免疫纳米微粒(NPs),观察其对荷人肝癌裸鼠模型的靶向治疗效应。方法利用聚电解质复合法合成载表阿霉素纳米微粒(E-ADM-NPs),化学交联法合成载表阿霉素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E-ADM-Ab-NPs),观察E-ADM-Ab-NPs在荷人肝癌裸鼠模型体内的分布特点,观察药物的靶向抗肿瘤效应及其毒副作用。结果 E-ADM-Ab-NPs保留了抗VEGFR2单克隆抗体的活性;E-ADM-Ab-NPs组肿瘤组织中的E-ADM浓度为(31.85±4.78)mg/kg,显著高于E-ADM-NPs组(P0.05);E-ADM-Ab-NPs组的瘤体积抑制率及瘤重抑制率为60.69%和58.54%,较E-ADM-NPs组和E-ADM原药组均明显增强(P0.05);且E-ADM-Ab-NPs组的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及肌酐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ADM原药组的血白细胞计数较空白对照组下降42.68%,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则升高88.06%(P0.05)。结论 E-ADM-Ab-NPs具有免疫活性,其在动物模型体内呈导向性分布,可提高E-ADM的疗效并有效降低E-ADM的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的新型药物纳米靶向制剂。
【关键词】 表阿霉素 聚电解质复合法 载药纳米微粒 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靶向给药
【基金】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210515001108)
【分类号】R735.7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总的手术切除率仅有20%~30%,且术后2年复发率高达50%[1],因此化疗依然是肝癌治疗重要的辅助手段。为提高传统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其毒副作用,靶向给药日益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而单克隆抗体和载药纳米微粒则是当前研究的热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7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