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对接,创建“区域协同救治”联动机制(2)
“早期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也缩短了STEMI再灌注时间。”李振华教授接着阐释说,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如果完全按照常规诊断程序,患者先到急诊科,急诊科护士分诊,首诊医师负责转交心内科医生,然后与患者家属沟通,呼叫二线医生及介入医生,介入医生确定手术再启动导管室,需要第三批人员到达,这样耗时太多,使再灌注时间明显延迟。我市各医院能够行急诊PCI的医院基本集中在东营市区,而介入组成员基本实行听班制度,各自居住地点与医院有一定距离,如果急症手术不提前启动导管室势必造成时间的延迟。转运组患者在转运途中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阐明行急诊PCI的必要性,如已征得家属及患者同意可签署同意书,提前通知医院值班医生组织导管室及手术介入组成员,将患者越过急诊室直接进入导管室,从而缩短了进门-专科会诊和会诊-签署同意书、签字-组织介入组人员-进入导管室的时间,进而缩短进门-球囊扩张时间。急救车上启动导管室最具优势,本网络直接转运PCI组患者采取院前沟通,急救车上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导管室实施介入手术,D2B时间明显缩短。
李振华教授继续介绍说,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抗栓药物的应用至关重要。我们的网络救治组在接触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后,对STEMI患者立即“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氢氯吡格雷300mg口服”,早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提高血栓自溶的几率,也是所有再灌注治疗必要的辅助用药。常规组常规程序医生开好住院单、处方后再去取药,这个过程也非常耽误时间,有时能耽误30分钟到40分钟,同时影响就诊的另一个因素是患者家属对整个就诊流程不熟悉,地理方位不熟悉、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也常常耽误时间。我们选择6家二甲医院,转运路程较远,严格培训后实施转运途中除提前服药抗血小板药物之外静脉泵入“替罗非班”,进行“促进PCI”,我们观察与不应用“替罗非班”患者造影时TIMI血流较好,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明显减少,转运PCI如果合理应用替罗非班能够维持急诊PCI的优势。网络救治的转运不单单是转运,加强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进行“促进PCI”,以减少PCI术中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以达到心肌早期、充分再灌注治疗。
“而且,区域网络无缝隙协同救治,也能增加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李振华教授说,“因为安全转运同样是提高再灌注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区域网络无缝隙协同救治’显得更为重要。加强网络救治组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对心肌梗死早期心律失常的预测与救治水平,转运途中及时、有效地处理可以挽救生命。我们东营市地域辽阔,介入中心基本均在市区,对于首诊于无急诊PCI条件医院的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策略如何选择,仍是摆在基层医院面前的难题。我们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最优化的再灌注策略。目前的治疗方案仍限于转院PCI治疗或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对设备及技术要求高,限制其应用。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等优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更应引起重视,既往多选用非选择性溶栓药物,并发症多,效果差。第三代溶栓药物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半衰期15分钟,可以静脉推注给药,应用方法方便,可以在急救车上进行溶栓治疗。我们也认为,规范的临床溶栓,对于提高我国急性STEMI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和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振华教授还介绍说:“我们在实践中,还科学合理地实施各种技术和器械提高STEMI救治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或补救PCI后心外膜大冠脉血管已经解除狭窄,但是心肌细胞可能仍无灌注或灌注不良,成为‘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血栓负荷较重者进行血栓抽吸,能明显减少冠脉内血栓,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通过血栓抽吸减少血栓负荷,改善长期预后。”
李振华教授在采访中归结说:“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区域化网络救治’模式,是当今国情下的一种全新救治模式,直接PCI患者早期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药物治疗,对STEMI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提高了基层医院STEMI早期就诊率,能够让大医院的优势资源持久的、随时的为基层医院所利用,从而有效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救治水平,缩短STEMI患者从发病到再灌注的全程时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使指南本土化,制定适合自己的临床路径,溶栓与PCI结合形成序贯性再灌注治疗,两种再灌注方法优势互补,使STEMI患者尽早被送至合适的医院接受最适宜的优化治疗。这种救治模式解决了当前在STEMI救治方面困扰医学界的再灌注时间延迟的问题,真正起到‘救急、救贫’的社会效应。利用区域网络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术后随访督导术后药物应用,减少术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规范、合作,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谈及前面提到的“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李振华教授回忆说,2010年5月22日,在山东省东营市领导、市卫生局领导以及东营市人民医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徐新生副院长的领导、参与下,由李振华倡导组织的,以落实指南、规范诊疗为核心的基层系列学术活动——“首届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成功举行,自此又正式拉开了“相约健康东营行”的心血管病论坛巡讲的序幕。“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以“重视预防,规范诊疗,关注医改,落实指南,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为宗旨,组织“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的志愿者,牺牲休息时间,一年数十站,走进农村、走进小区、走进矿区,在论坛创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论坛的足迹遍布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黄土地。
李振华教授继续介绍说,2011年5月,“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成为2011年山东省第一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这也是东营市卫生系统历史上首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2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主办,东营市医学会协办,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专家委员会承办的“基层医院STEMI区域化救治研讨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年会暨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2012”会议在山东东营如期举行。继续出任大会执行主席的李振华教授在会上说:以承担社会责任,重视预防、规范诊疗、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东营市的心血管病防治事业推向高峰,同时应用区域网络协同无缝隙救治STEMI患者,对基层医院STEMI救治寻找更为合理,最为优化的再灌注治疗方案,让更多的群众得益。” (刘志学)
李振华教授继续介绍说,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抗栓药物的应用至关重要。我们的网络救治组在接触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后,对STEMI患者立即“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氢氯吡格雷300mg口服”,早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提高血栓自溶的几率,也是所有再灌注治疗必要的辅助用药。常规组常规程序医生开好住院单、处方后再去取药,这个过程也非常耽误时间,有时能耽误30分钟到40分钟,同时影响就诊的另一个因素是患者家属对整个就诊流程不熟悉,地理方位不熟悉、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也常常耽误时间。我们选择6家二甲医院,转运路程较远,严格培训后实施转运途中除提前服药抗血小板药物之外静脉泵入“替罗非班”,进行“促进PCI”,我们观察与不应用“替罗非班”患者造影时TIMI血流较好,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明显减少,转运PCI如果合理应用替罗非班能够维持急诊PCI的优势。网络救治的转运不单单是转运,加强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进行“促进PCI”,以减少PCI术中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以达到心肌早期、充分再灌注治疗。
“而且,区域网络无缝隙协同救治,也能增加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李振华教授说,“因为安全转运同样是提高再灌注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区域网络无缝隙协同救治’显得更为重要。加强网络救治组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对心肌梗死早期心律失常的预测与救治水平,转运途中及时、有效地处理可以挽救生命。我们东营市地域辽阔,介入中心基本均在市区,对于首诊于无急诊PCI条件医院的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策略如何选择,仍是摆在基层医院面前的难题。我们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最优化的再灌注策略。目前的治疗方案仍限于转院PCI治疗或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对设备及技术要求高,限制其应用。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等优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更应引起重视,既往多选用非选择性溶栓药物,并发症多,效果差。第三代溶栓药物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半衰期15分钟,可以静脉推注给药,应用方法方便,可以在急救车上进行溶栓治疗。我们也认为,规范的临床溶栓,对于提高我国急性STEMI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和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振华教授还介绍说:“我们在实践中,还科学合理地实施各种技术和器械提高STEMI救治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或补救PCI后心外膜大冠脉血管已经解除狭窄,但是心肌细胞可能仍无灌注或灌注不良,成为‘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血栓负荷较重者进行血栓抽吸,能明显减少冠脉内血栓,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通过血栓抽吸减少血栓负荷,改善长期预后。”
李振华教授在采访中归结说:“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区域化网络救治’模式,是当今国情下的一种全新救治模式,直接PCI患者早期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药物治疗,对STEMI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提高了基层医院STEMI早期就诊率,能够让大医院的优势资源持久的、随时的为基层医院所利用,从而有效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救治水平,缩短STEMI患者从发病到再灌注的全程时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使指南本土化,制定适合自己的临床路径,溶栓与PCI结合形成序贯性再灌注治疗,两种再灌注方法优势互补,使STEMI患者尽早被送至合适的医院接受最适宜的优化治疗。这种救治模式解决了当前在STEMI救治方面困扰医学界的再灌注时间延迟的问题,真正起到‘救急、救贫’的社会效应。利用区域网络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术后随访督导术后药物应用,减少术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规范、合作,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谈及前面提到的“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李振华教授回忆说,2010年5月22日,在山东省东营市领导、市卫生局领导以及东营市人民医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徐新生副院长的领导、参与下,由李振华倡导组织的,以落实指南、规范诊疗为核心的基层系列学术活动——“首届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成功举行,自此又正式拉开了“相约健康东营行”的心血管病论坛巡讲的序幕。“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以“重视预防,规范诊疗,关注医改,落实指南,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为宗旨,组织“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的志愿者,牺牲休息时间,一年数十站,走进农村、走进小区、走进矿区,在论坛创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论坛的足迹遍布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黄土地。
李振华教授继续介绍说,2011年5月,“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成为2011年山东省第一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这也是东营市卫生系统历史上首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2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主办,东营市医学会协办,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专家委员会承办的“基层医院STEMI区域化救治研讨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年会暨黄河口心血管病论坛2012”会议在山东东营如期举行。继续出任大会执行主席的李振华教授在会上说:以承担社会责任,重视预防、规范诊疗、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东营市的心血管病防治事业推向高峰,同时应用区域网络协同无缝隙救治STEMI患者,对基层医院STEMI救治寻找更为合理,最为优化的再灌注治疗方案,让更多的群众得益。” (刘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