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682081
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谈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防治(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27期
     中医认为,心是人体五脏之首,《灵枢·五癃津液别论》云:“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明确指出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均依赖着心功能的正常。又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心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亦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据此,“心主神明”的理论始于《内经》,心不但主宰着人的生命活动,且与思维、记忆、认知等心理神经活动密切相关。明·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对此解释道:“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然而,人至老年,心气渐衰,血脉不利,识神失养于心脉,难以认知事物而神明失用出现健忘、认知障碍。如元代《御药院方·预知子丸》中提到:“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愁忧惨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寐则惊魔,发狂旺暴不知人。”《太平圣惠方·补心益智及健忘诸方》中提到:“夫心者,精神之本,意智之根,常欲清虚,不欲昏昧,昏昧则气浊,久浊则神乱,神乱则血脉不荣,气血俱虚,精神离散,恒多忧虑,耳目不聪,故令心智不利,而健忘也。”基于对中医“心主神明”理论的进一步探究,林水淼等[3]于90年代初率先提出以调心法作为治疗AD的基本原则之一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