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682333
立足临床,为更多的女性患者排忧解难(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27期
     2013年6月21至23日,由中国心律学会、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主办,中国心电学会、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北京军区心血管分会等单位协办,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承办的“2013燕赵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三届疑难病例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举行。据记者了解,中华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女医师联盟副主席、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冬梅教授,继续出任大会主席。

    记者注意到,与其他同类学术会议所不同的是,在这场学术盛会上专设的“女性心血管疾病专场”,成为大会的一大亮点。在这个专注于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及妊娠等因素的影响所带来的独特的疾病表现特点等话题,做了精彩的研讨。会后,本刊记者围绕这一话题以及本届会议其他的学术热点话题,对王冬梅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学术盛会,追踪前沿

    众所周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及安全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列为当前整体工作的重点。但谈及这方面的话题时,王冬梅教授则首先着重介绍了她履职所在地的河北省的相关情况。

    王冬梅教授简要介绍说:“河北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区,而且还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患病率、病死率较高,这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更加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摆在医疗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成为医学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

    介绍到这里,王冬梅教授话锋一转接着说:“在全国专家以及同仁们的亲切关怀和鼎力相助下,我们已经圆满召开了两届燕赵心血管病论坛。此前举行的‘2013燕赵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三届疑难病例研讨会’继续秉承了前两届‘追踪前沿,注重实用,坚持学术’的会议宗旨,以立足临床,面向基层,以提高我省医务人员针对复杂疑难心血管病诊治水平为目的,聚集了中国心律学会和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白求恩和平医院吴广礼院长、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雅玲教授、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院士、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主委王方正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连友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方全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捷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魏万林教授、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傅向华教授、河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齐晓勇教授、河北省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冬显等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这些学界权威能够莅会,在带来各自宝贵的临床科研经验外,也为使本届论坛成为业内注目的一场学术盛会!”

    王冬梅教授继续介绍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和最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上述这些大牌专家,在本届论坛上给我们带来了近一年来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脏疾病边缘学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这对于临床医生知识的更新、技术的提高都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王冬梅教授还介绍说,中国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大约40%。据世界心脏联盟分析:至2020年,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还将增加50%,其中76%将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任务任重而道远。而据记者了解,本次大会坚持以临床实践为主题,重点突出疑难病例的讨论及日常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争鸣和深度的探讨,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广大医生可以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传播和不断地更新医学信息。记者注意到,从会议名称上看,“2013燕赵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三届疑难病例研讨会”中有“病例”二字,那么,本次会议设立的病例专场,究竟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对此,王冬梅教授介绍说:“我一直认为,每个经典病例的展示及讨论,其价值和意义可能远胜于读一本临床教材。所以,我们举办的三届会议中,病例讨论均是我们的特点及重头戏,因为我们发现每次的病例讨论,医生的收获都很大,也很感兴趣,并通过一个人遇到的问题来警示大家,使大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省内外医生们提供的病例都很有特点,再加上专家们的精彩点评,使病例讨论更加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一场既有难度、又有深度和广度的病例讨论。此次会议我们准备了26个病例报告,分别来自于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层次的医生,我们相信此次病例讨论一定使与会代表收益博丰。”

    女性专场,立足临床

    说到本届大会特设“女性专场”的出发点,身为中华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女医师联盟副主席的王冬梅教授告诉记者:“正如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在演讲中所说,随着心血管诊疗技术的极大发展,已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很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也不断涌现,因此需要将心血管的基本知识、新的概念、各种指南、规范化的要求等,向各级医院心血管的同道宣扬、普及和推广,此事非常重要。”

    王冬梅教授还认为:“过去大家对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很少关注及重视,也不了解女性患者的发病特点。近几年来,由于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学者们开始关注女性患者的患病情况,才发现在很多疾病中,由于性别不同,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特别是女性,因有生理周期及妊娠的影响,其疾病表现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是广大医学工作者应该了解及掌握的。”

    王冬梅教授接着说:“在今年的CIT大会上,电生理女医师联盟组织了女性心律失常专场,会场爆满的状况是我们事先不能预计的,从中我们也发现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知识的渴求和需求。为此,为了使我们的会议更加精彩纷呈,我们也增加了女性心血管疾病专场,使大家更加关注和爱护女性,能为更多的女性患者排忧解难。”

    王冬梅教授说,本届论坛特设的“女性心血管疾病专场”,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立足临床、注重实用”。对此,王冬梅教授举例解析说:“在社会科学及社会生活中,男女的性别差异是十分明显的。而在自然科学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性别差异。比如说,我曾经撰文讨论过在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中女性有别于男性的特点,特别是在长QT综合征(LQTs)和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患者,性别对其的影响,旨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根据性别的特点,谨慎用药,避免医源性QT延长及Tdp的发生,预防心源性猝死。” (刘志学)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