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678501
以新的视野“破局”高血压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32期
     随后,廖玉华教授进一步介绍道:“我们之所以下大功夫从事基础研究,就是为了解决临床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心血管病免疫学是我们努力了近20年的研究方向。大家都知道,心力衰竭是21世纪最大的流行病之一,我们经过十余年的时间,从临床到基础研究,提出了心力衰竭的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是需要继续探索的科学问题,近十年来,我们发现高血压卒中患者中存在抗血管受体抗体的病人,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病人,应用ARB阻滞AT1受体降压治疗比ACEI得到更好的血压控制。治疗性降压疫苗的发明为高血压防治提供新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产业化研究。近年来,我们还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抗钙通道自身抗体导致病人猝死率增加,并且阐明抗钙通道自身抗体致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作用机制。我们提出缺血心肌细胞自分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的假设,阐明了缺血心肌细胞自分泌TNF-α的机制。以上的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均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廖玉华教授强调:“尽管直到今年‘中部会’的主题才侧重于‘高血压防治的新视野’,事实上,重视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研究,以新的视野‘破局’高血压学科研究,却是我们的团队奉行多年的理念……”

    高血压疫苗,学术研究的新成就

    在采访中,廖玉华教授还对记者“科普”道:“高血压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而,在目前的学界,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另据记者了解,在2013年“中部会”的会议主题“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统领下,廖玉华教授在会上就“高血压防治的新视野”这一内容,做了专场主题报告。

    谈及这一话题,廖玉华教授详细介绍说:“我在会上就‘高血压防治的新视野’这一主题的发言中,归结起来,实际上着重提到了以下两方面的话题。第一,我介绍了高血压与炎症免疫的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已经积累了免疫系统与高血压有关的证据。通过对20525例血压正常的女性平均7.8年的随访,发现高CRP水平者有着更高的高血压发病率。恶性高血压、妊高症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发现抗血管受体抗体,包括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和抗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受体抗体。抗血管受体抗体产生于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推测血管损伤后,抗原暴露或外来抗原交叉反应,触发机体免疫系统。”据廖玉华教授介绍,他领导的团队在高血压的“神经-内分泌-炎症”免疫发病机理和针对性降压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就。对此廖教授介绍说,“中国目前高血压人群估计2.3亿,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分别约250/10 万人、50/10 万人,高血压防治的主要问题是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寻找长效持久的降压药物,对于改变高血压治疗现状具有重要价值。治疗性疫苗是近年来研究靶向治疗肿瘤和慢性疾病的新技术,具有生物靶向治疗目标精确、作用持久的优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2008年CYT006-AngQβ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治疗性降压疫苗成为高血压关注的新视野。因此,我的第二个话题,就是在会上介绍我了们发明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最近,我们在《Hypertension》发表了ATRQβ-001治疗性降压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动物实验研究,与传统化学药物ARB相比,ATRQβ-001疫苗未引起循环或局部RAS反馈激活,抗体半衰期长达14.4天,明显长于目前已知的降压药物,降压疫苗能够长期平稳有效地降压,显著改善了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控制率。”

    上述有关“高血压疫苗”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就,引起了今年“中部会”与会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ATRQβ-001治疗性降压疫苗具有潜在的优势,应该成为高血压治疗领域给予关注的新视野。

    任何新疫苗的问世,其“安全性”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对于廖玉华教授和他的团队发明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廖玉华教授介绍说:“治疗性疫苗的安全性的确是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在ATRQβ-001疫苗研制工作中,分别观测64周和20周,组织学、免疫学研究,均未发现安全性问题,并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据记者了解,廖玉华教授供职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雄厚实力。作为该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廖玉华教授简要介绍说:我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60年。2001年、2007年蝉联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原卫生部第一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和植入器械)诊疗培训基地,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近10年来,心内科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在心血管病免疫学、心血管分子遗传、心脏离子通道病、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并取得众多国际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拥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名。

    另据记者了解,廖玉华教授等主编的国际首部《心血管病免疫学》前不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的出版,标志着廖玉华等专家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心血管病免疫学的概念,并分为三篇,分别从“免疫学基础理论”、“心血管病与免疫”、“心血管病实验方法”三方面做了系统、科学、详实的论述……

    专家简介

    廖玉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和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内科学科带头人。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4年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奖共6项;发表JACC、Hypertension、JI等SCI杂志论文85篇;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主编,主编《心脏病学》和《心血管病免疫学》专著;致力于心血管病免疫学研究,承担国家973等课题21项,ATRQβ-001治疗性降压疫苗获国家发明专利。 (刘志学)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