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后应用磷酸肌酸钠的效果观察(1)
第1页 |
参见附件(4200KB,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体外循环(CPB)术后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确诊为VSD合并PH,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105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体外循环术后常规给予呼吸机支持、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组65例,体外循环术后除常规给予上述治疗外,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2.0 g,静脉滴注5 d。 结果 两组术前心率(HR)、桡动脉收缩压(SAP)、中心静脉压(CVP)、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长轴缩短率(FS)、肺动脉压力(PAP)及氧分压(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体外循环术后5 d,治疗组患儿HR为(110±11)次/min,与对照组患儿[(120±13)次/min]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儿SAP为(107±18)mm Hg,与对照组患儿[(91±23)mm Hg]比较,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儿EF为(58±6)%,与对照组患儿[(53±11)%]比较,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儿PAP为(49±13)mm Hg,与对照组患儿[(60±15)mm Hg]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改善明显。两组术后呼吸机时间及监护室(ICU)滞留时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38±12)h比(55±13)h;(121±44)h比(188±61)h](P < 0 ......
------
严继荣 山东省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体外循环(CPB)术后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确诊为VSD合并PH,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105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体外循环术后常规给予呼吸机支持、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组65例,体外循环术后除常规给予上述治疗外,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2.0 g,静脉滴注5 d。结果两组术前心率(HR)、桡动脉收缩压(SAP)、中心静脉压(CVP)、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长轴缩短率(FS)、肺动脉压力(PAP)及氧分压(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术后5 d,治疗组患儿HR为(110±11)次/min,与对照组患儿[(120±13)次/min]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SAP为(107±18)mm Hg,与对照组患儿[(91±23)mm Hg]比较,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EF为(58±6)%,与对照组患儿[(53±11)%]比较,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PAP为(49±13)mm Hg,与对照组患儿[(60±15)mm Hg]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改善明显。两组术后呼吸机时间及监护室(ICU)滞留时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38±12)h比(55±13)h;(121±44)h比(188±61)h](P0.01)。结论婴幼儿VSD合并PH体外循环术后应用磷酸肌酸钠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缩短术后ICU滞留时间。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磷酸肌酸钠 体外循环 血流动力学
【分类号】R726.5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国外资料调查显示,CHD的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0.40%~1.23%,国内资料提示发病率为0.6%~0.7%,其中以室间隔缺损(VSD)最多见,约占我国先心病的50%[1]。较大的VSD由于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心内左向右分流减少,甚至出现双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0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