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669666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5期
     1 针刺穴位对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

    1.1 针刺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研究表明,UC当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促炎因子增多抗炎因子减少时,则会导致肠黏膜炎性反应的发生,同时免疫调节失衡促进炎症趋于慢性化。当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达到一种平衡时,机体才能维持免疫平衡,从而使炎性症状得以消失。因此,纠正紊乱的免疫机制是治疗UC的有效方法之一[9]。而一般治疗机制是降低促炎因子和增加抗炎因子。机体的促炎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抗炎因子主要有白介素-10(IL-10)。Jong等[10]通过研究发现,针刺手三里和曲池穴能提高可溶性白介素-2(IL-2)受体的血清浓度;电针手三里还能降低血清中白介素-4(IL-4)及IL-6的浓度,减轻炎性反应,而电针曲池穴没有此效应。Wu等[11]通过使用人的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抗原,诱发免疫反应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观察电针及艾灸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电针结合艾灸的方法能促进肠黏膜组织炎症的消退及炎症细胞的凋亡,同时,观察到白介素-1β(IL-1β)、IL-6及TNF-α在肠黏膜组织聚集出现下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6 字符